罗翔|“网红”教授罗翔:真正的知识一定要走出书斋( 三 )


但罗翔不按常理出牌 , 他向在场考生传递法学背后的“哲学价值” 。 在刘硕看来 , “应试技巧似乎不是他的主要目的 , 但当他用自己的方式将课授后 , ‘功利’的教学目的也达到了 。 ”
“作为刑法学者 , 他十分看重传达价值层面的影响、引发学生思考 。 这样的学者对我来说 , 特别有魅力 。 ”
当年的课程在刘硕心里埋下了种子——“当时觉得刑法实务的研究方向会是我以后想考虑的” 。
2017年 , 刘硕考上法大的研究生 , 选择刑法作为研究方向 , 并如愿成为罗翔的研究生 。
成为罗翔的学生后 , 刘硕听他在课堂上提到:希望通过自己讲的课、思考的法学价值 , 让更多学生通过学习刑法认识到刑法背后的意义 , 将来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刑辩律师的行业 , 从事刑事辩护 , 真正贯彻刑法 , 使刑法成为民众希望的良善之法 , 从而规范国家公权力 。
今年 , 刘硕在毕业前也面临职业抉择 , 在进入公检法还是成为律师之间 , 他选择了后者 。 他说和检察院相比 , 律所留给自己更充裕的时间对待每个案子 , 关心每一个具体的人 。
“关心每一个具体的人”这过去是罗翔频繁提到的句子 , 如今这些话以各种形式在他的学生身上留下印记 。
罗翔的影响还通过视频辐射到更多圈层 。
今年8月 , 湖南永州胡同学踹伤威胁男子遭刑拘一事 , 在网络引起关注和热议 , 罗翔制作了一则视频发布讲解 。 是他在机场候机时拍摄下来的 , “踹伤猥亵者的男生构成犯罪吗?”罗翔在视频里分析 , “胡同学的行为具有扭送性质 , 即便扭送行为可能存在过当 , 但也不宜以犯罪论处” 。
他在视频最后提到 , “虽然一种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犯罪 , 但一种在道德上被鼓励的行为一定不是犯罪 。 ”
罗翔|“网红”教授罗翔:真正的知识一定要走出书斋
文章图片

罗翔针对“踹伤猥亵男”案发表分析和看法 。 图源B站
看到这句话时 , 27岁的女翻译姜丽媛觉得从中获得了勇气——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 , 她愿意站出来见义勇为 。 “(如果站出来)以前我会担心自己身体上会受伤害 , 但现在 , 我不想自己精神上留下愧疚感与伤害 。 ”更重要的是罗翔的话让她确信 , “法律是支持你的 , 站在正义这边的” 。
文丨新京报采访人员魏芙蓉 实习生李雨凝 裘星 编辑丨陈晓舒
校对 陈荻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