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豹|All in AI之后,猎豹转型狂想下的裁员潮

入职"海外小巨头"猎豹移动重仓的AI业务部门 , 罗云(化名)怎么都不会想到 , 两个月内 , 自己会眼看着身边的同事们相继被辞退 。
9月初 , 一封面向部门全体员工的邮件宣告了罗云也将成为裁员对象 。 "像下了判决书 ,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 "罗云对时代财经无奈表示 , 猎豹移动自2016年起就扬言All in AI , 但目前来看依然困难重重 。
作为互联网初生代小巨头 , 猎豹移动的国际化路径与早期的腾讯、百度等国内龙头企业不同 , 它采取了一条"先全球化 , 后本地化"的道路 。 早在PC向移动互联过渡时期 , 猎豹以工具类产品完成了业务出海 , 将中国互联网企业平台流量优势嫁接到海外 , 成为Facebook、谷歌、Twitter等国际巨头的"座上宾" 。
猎豹移动曾描绘过三级业务增长模式--以工具类产品出海、获取流量 , 从而撑起内容类产品的收入 , 内容产品又为第三增长级的AI业务提供资金支撑 。 然而 , 随着其他互联网企业在海内外市场渗透 , 叠加海外市场政策不断收紧 , 工具类产品风头不再 , AI成为猎豹延续增长的最后一根稻草 。
2016年 ,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 , 猎豹移动CEO傅盛提出了"All in AI"战略 , 并创立了子公司猎户星空 , 意在抓住AI和5G时代机遇 , 加快业务转型 。 目前看来 , 四年转型后 , 这一过渡仍显吃力 , 裁员的消息就是一个风向标 。
据罗云介绍 , 此次"被离职"员工部分被子公司猎户星空收纳 , "从上市公司到旗下创业子公司 , 很多人都不乐意去 。 "
裁员风波再起
一年前 , 罗云凭借着上份工作所积累的AI行业产品研发经验 , 收到了来自猎豹AI业务产品经理的offer 。 彼时 , 业内皆知猎豹All in AI的决心 , 罗云亦对公司未来前景"感到有希望" , 便入职了猎豹 。
不料才一年半不到 , 公司的"结构性调整"比他想象的来得更快 。
2020年9月初 , 包括罗云在内的部门 , 有十几名员工收到内部邮件通知 , 称"因公司业务调整 , 部门的岗位即将取消 , 大家劳动关系将在2020年9月底结束" 。
"很突然 , 但是也早有预料 。 "罗云向时代财经陈述 , "4月份也走了一批人 。 当时大家都觉得是受谷歌事件的影响 , To C业务长期没盈利 , 就给精简了 。 "
时代财经在职场交流社区平台看到 , 一些同行从业者在猎豹相关讨论话题下直指"猎豹颓势明显" 。 另外 , 在猎豹内部的员工交流社区中 , 8月份就有员工在打听"(猎豹被裁后)转岗猎户的赔偿金有没有发放" , 另有人询问机器人业务是不是"走了一大波" 。
不过 , 让罗云和同事们都比较认可的是 , 作为曾经风靡一时的互联网企业 , 猎豹内部工作环境和氛围依然可圈可点 , "大家工作都很认真、拼命 。 "罗云也指出 , 猎豹的业务很多(包括游戏、工具、广告、AI to C \\AI to B ) , 部门协同工作效率很快 。
"入职前 , AI部门的人还是很多的 , 大概有2400 , 目前听说只剩下大概400人了 。 "罗云向时代财经表示 。 在职期间 , 他深刻体会到了AI行业的"难" 。 疫情影响下企业客户没钱 , 且AI目前在多数领域无法做到降本增效 。 猎豹自身是做To C业务起家 , 做AI相关的政府项目(To B)比较费劲 。
海外业务大撤退
于猎豹和海外合作伙伴而言 , 过去几年的"惺惺相惜"给双方带来了双赢的结果 。
以猎豹与Facebook的合作为例 , 作为Facebook移动广告第一大合作伙伴 , 猎豹代理的游戏广告收入在2016年同比上一年爆增168% 。 谷歌亦是如此--得益于猎豹工具及游戏产品导流 , 谷歌拓宽了中国市场业务 , Google Play等产品也帮猎豹完成了用户全球化过程 。
然而 , 近两年海外巨头们不断收紧的广告政策让猎豹陷入困境 。 2018年1月 , 谷歌推出新政策 , 禁止开发者在App中加入锁屏广告 。 今年2月份 , 谷歌实行"大规模打击移动广告欺诈"计划 , 从Play Store下架了近600款破坏用户体验的Android应用程序 , 其中猎豹移动旗下应用程序就有45款被下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