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师说】闻着青草味熏陶出的农科教授

_原题为 【师说】闻着青草味熏陶出的农科教授
他们 ,
是三尺讲台上人们称之“先生”的人
【学生|【师说】闻着青草味熏陶出的农科教授】他们 ,
在乡村的土地上 , 关心粮食和蔬菜
在安静的实验室 , 研究生命和科学
在高强度的训练场 , 教授本领和技巧
他们 , 有着对专业的极度热爱和师者的无私品质
传道授惑解惑 , 在教育中 , 他们将动人的理想传递给后来者
今天 , 听师说
央广网北京9月8日消息(采访人员王启慧)大学教授王光辉花了8年时间做了一个并不“高精尖”的项目 , 甚至有点拿不上“台面” , 因为它与牛粪有关 。
一台不够“高精尖”的捡拾车
“一块牦牛粪 , 一朵金蘑菇 。 ”这就是牦牛粪对于牧区人民的意义 。 在高寒的青藏高原 , 牛粪是主要燃料 , 人们用牛粪取暖、做饭、烧茶 , 随处可见用牛粪堆积起来的围墙 。 背着背篓 , 天不亮就走出家门捡牛粪 , 也成了牧区妇女们的日常工作 。
2011年 ,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王光辉第一次去青藏高原地区调研 , 也是第一次看到了“背着背篓捡牛粪”的牧区妇女 , 这样一种依靠人工捡拾的方式效率不高 , 劳动强度极大 。 出于专业本能 , “能不能研发代替手工劳动的牦牛粪捡拾装置”在王光辉心里种下了种子 。 在他看来 , 机械的优势就是代替人工 , 而农业科技就是要落地到实处才能体现价值 。
在一次上课时 , 王光辉和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这段见闻和构想 , 下课时 , 一个叫龚春晓的学生来到讲台前 , 主动申请参与设计这个“捡拾装置” 。 自此 , 师生组合开始了项目研发 , 直到龚春晓毕业 , 新的学生接过接力棒继续投入研究……
8年 , 王光辉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 , 但他几乎年年都会带学生进藏参与“捡拾车”项目的研究使用 。 年复一年 , 他们实地走访青海、西藏、甘肃、新疆、内蒙古 , 听取牧民意见和需求 , 经过一次次设计、画图、改进、投入使用再升级改造 , 研发出了比传统人力背背篓捡牛粪提高效率7倍以上的人力操纵捡拾车 。 这台捡拾车没有复杂的“芯片”和技术 , 却蕴含着农业机械的智慧 , 大大减轻了牧区妇女捡拾牛粪的工作强度 。
“目前已经有4000多台捡拾车公益性捐赠给牧户使用 。 ”但是这个数字对于王光辉来说远远不够 , 据统计 , 西藏自治区有近50万牧户 , 4000台实在太少了 , 他希望 , 这台捡拾车能给西藏在脱贫路上加把劲 。
而一台捡拾车在农业科技领域需求中只是冰山一角 。
“从1997年参加工作 , 我是闻着青草味道熏陶出来的”
王光辉知道 , 在农业领域 , 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台捡拾车 , 他希望学生们能够去填补这些需求 。 “目前 , 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了 , 但是在某些领域 , 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装备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 ”王光辉笑着说:“就像捡不尽的牛粪一样 , 这个行业有很多事可做 , 我一个人的精力不够 , 我就要教会学生去做 。 ”
从1997年工作至今23年 , 王光辉很少去想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 但是作为一个农科教师 , 他知道自己教授的学科意义 , 明白国家在农业发展中需要的力量正是他讲台下的学生 。
接地气、落地、真正有益于人 , 是王光辉对自己专业研究的理解和要求 , 也正因如此 , 他要求自己走到田间地头 , 踩着土地 , 接触农民 , 看到眼下农业和农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
“科研就是要去服务 , 农牧民就是接受服务的一方 。 ”王光辉理解的科研“接地气” , 就是科研产品真正应用于农业生产 , 帮助到农民 。 而这一切都依赖于真正走进田间、生产现场的经验 , 唯有如此 , 学生在听课时收获的分量才能不一样 , 对此 , 王光辉坚信不疑 。
“我是闻着青草味道熏陶出来的 。 ”王光辉从1999年起研究牧草加工 , 从那时起他研究草、接触草 , 闻着未及时处理而受腐草的酸臭味、刚加工出的草香味一路走来 。 “一个从事农科研究的教师如果没有走到田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那么其他一切都无需再提 。 ”
在学生犯错时狠狠“踢”一脚
找到高大上的“科研”与接地气的“农业”之间的连结和平衡是王光辉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 “教书是要让学生们对农业、畜牧业等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 做科研是研究高精尖 , 但最重要的是如何让这两者连接起来 。 ”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讲给学生听 , 将书本之外更鲜活的世界呈现给学生 , 这是王光辉的教书体系 。
有一次 , 一名学生在给王光辉《农学概论》这门课评价时写道:老师 , 这门课 , 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农业工程 。 得到这样的评价让王光辉觉得这门课讲得是成功的 。
“在科研上要具有严谨钻研的态度 , 并付诸于行动 。 ”在龚春晓心里 , 王光辉是他科研路上的领路人 , 影响之深不言而喻 , 同时也是亦师亦友的存在 。 即便后来出国深造读书 , 龚春晓也依然与王光辉保持联系 。 不仅龚春晓 , 大多数学生对王光辉的评价都是“温柔” , 如同朋友一般 。 他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思路上的指引、具体的指导 , 尽可能少地干涉学生的选择和思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