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这个工程 保障了香港50多年的供水( 二 )


对于香港缺水问题 , 内地一向极为重视 , 毫不吝啬出手支持解决 。 1959年9月 , 为了协助解决香港用水困难 , 广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宝安县兴建深圳水库 。
宝安县2万多名群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团的兵力参加建设 。 1960年 , 宝安县政府同港英当局签订深圳水库向香港供水协议 。 每年 , 深圳水库向香港供水2275万立方米(50亿英加仑) , 收费标准每千英加仑收人民币1角钱 。
1962年秋至1963年初夏 , 香港发生严重水荒 , 港英当局向广东省地方政府提出供水请求 , 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 , 决定修建东深工程 。 为此 , 周总理来到广东听取了相关汇报 。
供水|这个工程 保障了香港50多年的供水
文章图片

曹应旺:《周恩来与治水》
内地加大对香港的供水力度 。 1964年4月 , 广东地方政府与港英当局签订《关于从东江取水给香港、九龙的协议》 , 其中规定:东江—深圳供水工程 , 于1965年3月1日开始由深圳文锦渡附近供水站供给香港、九龙淡水;每年供水量定为6820万立方米(折合150亿英加仑) , 水费标准每一立方米人民币一角 。
供水|这个工程 保障了香港50多年的供水
文章图片

“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是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的口号
迢迢东江水 , 浓浓粤港情 。 其实 , 水费远低于成本 , 只是象征性地收水费 , 内地保障了“民生水”的供应 。 内地承担了工程的全部费用 , 加上输水要靠水泵逐级提水 ,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
彼时 , 工程线路全长83公里 , 取水于珠江三大支流之一的东江 , 通过拦河筑坝和建立大型抽水机站 , 逐步提升水位改东江支流石马河由北向南倒流入雁田水库 , 再通过人工渠道导入深圳水库 , 最后通过坝下输水管供水给香港 。 全程由6座拦河坝、8级抽水机站、2宗调节水库和16公里人工河道组成 。

此时 , 内地并不富裕 , 国家刚遭受自然灾害 , 在经济困难时期 , 1万多人投入东深供水工程建设 , 历时一年后建成 , 终结了香港严重缺水的历史 。
东江之水伴随着香港经济腾飞 , 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 “东方之珠”闪耀世界 。
查阅资料发现 , 广州动员了知识青年 , 东莞、宝安、惠阳动员了农民 , 全国14个省、市及广东省近百家工厂赶制各种机电设备 。 期间 , 他们克服多次台风暴雨的困难 , 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了包括240万立方米土石方和10万立方米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工程 。
供水|这个工程 保障了香港50多年的供水
文章图片

供水工程引起很大的反响 。 1965年2月 , 广东省在东莞塘头厦举行“东江—深圳供水灌溉工程落成典礼” , 港九工会联合会及香港中华总商会向大会赠送了两面“引水思源 , 心怀祖国”和“江水倒流 , 高山低首;恩波远泽 , 万众倾心”的锦旗 。
当年3月1日 , 东江—深圳供水工程按供水协议向香港供水 。 在1974年至2003年间 , 先后对工程进行了三次扩建和一次全面改造 。
供水|这个工程 保障了香港50多年的供水
文章图片

东深供水工程示意图
【供水|这个工程 保障了香港50多年的供水】其中 , 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 1979年香港人口增加到492万多人 , 生产总值达到1070亿港元 。 港英当局虽然采取了增建贮水塘 , 建造海水淡化厂等措施 , 但海水淡化成本比东深供水费高6倍 , 水源仍不足 。 内地进行了二期扩建工程 , 对香港供水能力达到初期工程的9倍 , 助力香港经济进一步繁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