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猪要灭绝了?( 二 )
最后一只北方雄性白犀牛 , 被特种兵24小时保护 。
最后一只白鳍豚 , 获得“国葬”级礼遇……然而 , 最后一只项城猪是何时消失的?这个问题 , 却没有人答得上来 。其他8个还未探明生存状况的中国地方猪种 , 以及30种濒危的猪种 , 它们族群的最后一只 , 都可能随时消失 。这些事 , 却基本没有人关注 。要知道 , 这些猪 , 每一种都关系着国内老百姓的肉类蛋白的摄入情况 , 以及为此花费的金钱 。而且更重要的是 , 每消失一种本土猪 , 我们的“猪芯片”国产化就加重一层困难 , 将来我们的猪肉供给就更有可能受制于人 。为什么就不给本土猪留一条活路呢?02洋猪入侵 , 不仅击垮、击毙了本土猪种族 , 影响我们的猪肉供给安全 , 甚至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经济 。如果我们始终无法研发出自己的猪芯片 , 那么 , 这种影响将会是不可逆的 。1956年 , 在贵州省发掘出一部中兽医古籍——《猪经大全》 。 这本成书于清朝的著作 , 图文并茂 , 显示了我国古代的猪 , 是黑的 。
除了颜色不同 , 黑猪的体态更接近狗中的柯基、腊肠 , 也跟当下流行的大白、长白猪有很大不同 。
直到1927年 , 上海影戏公司拍摄的电影《盘丝洞》 , 猪八戒最早的影视形象 , 很接地气 , 是一头黑猪 。
延续到1960年 , 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 六龄童版本的西游题材 , 猪八戒也是黑猪的形象 。然而 , 到了六小龄童时期 , 1987版《西游记》 , 猪八戒这一角色 , 突然从黑猪变成白猪了 。这可以说明 , 这个时期 , 在国内已经能普遍看到白猪了 。根据目前公开资料 , 我国从1960年代 , 就开始从丹麦引进洋猪——长白猪了 。 这个丹麦 , 就是9月份坐着飞机到四川双流机场的那批猪的母国 。此后 , 又从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引进大白、杜洛克等猪种 。 我国的猪界 , 进入“万国猪”时代 。其实 , 我国的黑猪 , 具备很多的优点 。 除了肉质好 , 最突出的就是:抗病性能与繁殖力强、耐寒冷 。
缺点是 , 长肉比较慢 , 在放养状态下 , 从小猪崽到出栏 , 一般要经过18—22个月 。在1990年代抗生素普及之前 , 我国本土猪的缺点 , 基本不算缺点 。然而 , 从1990年代之后 , 尤其是1992年南巡之后 , 国内经济进入快车道 。 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1980年代 , 我国城乡居民每年人均肉类摄入为12.7千克 , 而且90%以上肉类来自猪肉 。 到了2000年 , 就近乎翻倍 , 达到20.22千克 。
这时候 , 靠国内本土猪 , 肉就不太够吃了 。尤其是抗生素大剂量使用之后 , 洋猪的抗病性能 , 几乎和本土猪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此时 , 对于国内本土猪来说 , 洋猪具有两大“致命”优点:长肉更快;吃的饲料更少 。洋猪只需要大约100天就能出栏 。 并且 , 从原来吃五六斤饲料长一斤肉 , 逐步变成吃三斤左右饲料就能长一斤肉 。可以想象 ,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 养洋猪的人越来越多 , 养本土猪的越来越少 。 从1994年到2007年 , 短短十几年时间 , 我国本土猪市场占有率就从90% , 暴跌到只有2% 。中国的“家”字 , 底下的“豕”就是指猪 。 直到1990年代以前 , 全国各地都有养“年猪”的习俗 。 年头养猪 , 年尾杀 , 除了过年食用 , 剩下的做成腊肉、火腿 , 供一年食用 。
对于本土猪 , 我们拥有9000年驯化史、食用史 , 然而 , 短短十几年 , 历史就翻篇了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 , 以后的子孙后代 , 可能见不到黑猪了 。这就是猪芯片的威力 。而且 , 这还不仅仅是一个本土物种灭绝的问题 , 在这背后 , 是一个关乎国家安全的重大经济问题 。进口来的洋猪 , 具有长肉快的优势 。 不过 , 也具有一个劣势 , 就是性能不稳定 , 繁殖几代后 , 容易退化 。当然 , 对于外国猪企来说 , 这也算是一个优势——因为洋猪不断退化 , 就需要不断从国外引种 。一头原种猪 , 价格常常高达2万元 。我国每年从外国进口的种猪和猪的精液 , 就要花好几亿 。这还不仅仅是价格贵的问题 。种猪 , 站在了整个猪产业的金字塔 , 直接决定整个体系的价格 。 我们买猪肉花的每一块钱 , 都受到种猪价格的影响 。
而一旦洋猪完全入侵 , 它们对经济的影响就更加直观 。一旦本土猪完全灭绝 , 国内养猪将全部依赖国外进口 。 到时 , 猪肉的价格 , 就要看外国种猪公司的心情了 。更极端地说 , 中国人能吃上多少猪肉、能吃上什么样的猪肉 , 甚至于 , 中国人还能不能吃上猪肉 , 全都看外国人的心情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 ,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 , 我们吃的猪肉越多 , 就越危险 。我国的本土猪 , 到底还有没有希望?中国离本土猪芯片 , 还有多远?03一定要跟大家说明的是 , 我们的本土猪 , 还是很努力的 。只是 , 国外对猪芯片的研发 , 时间上领先我们很多 。早在1960年代 , 法国科学家就开始研究如何培育产仔量多的高产母猪 。在很长的时间里 , 欧洲种猪的产仔数量一直徘徊在10.5头左右 , 迟迟没有突破 。一直到1980年代 , 四个英国的育种公司组成了罗斯林研究所 , 从中国进口了一批梅山猪 , 自此 , 梅山猪的高产性能 , 进入全球的商业猪群 。
推荐阅读
- 富士康等苹果供应商被施压:将30%业务搬出中国
- 外媒评述:国际人权论战中国反守为攻
- 美国耕地面积比中国大,为什么粮食产量不如中国?
- 为什么中国有四大发明却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西方了?
- 大桥|中国戒备最森严的大桥,从这路过不得停留,武警24小时轮流值班
- 美宇航局计划4年后送首位女性和一位男性上月球
- 从广场大妈看中国人的幸福感
- 美驱逐中国留学生,恰恰对国内平民子弟是利空
- 黄金周”结论:中国旅游业已完全“康复
- “金九”失约 9月份中国楼市价量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