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9月7日(农历七月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 。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 , 这个时候已经是非常典型的秋季气候了 。我国古人用四季来配属五行五色 , 秋天五行属金 , 从色彩上属白色 , 而且这段时间 , 每天清晨花草上都会有许多晶莹剔透的露珠 。 以“白”形容秋露 , “白露”就是这样得名的 。古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 , 总结出“白露”节气的三大物候特点:一候鸿雁来 , 二候玄鸟归 , 三候群鸟养馐 。意思是到了白露时节 , 鸿雁和燕子这一类候鸟会南飞避寒 , 其他的鸟类也会开始储存干果和粮食 , 为过冬做准备 。其实白露的到来 , 不仅仅意味着鸟儿开始存储粮食 , 收获的季节也随之越来越近了 。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头白露割谷 , 过白露打枣 。 ”意思是到了白露时节 , 我国很多地方就要开始收割稻谷了 , 而过了白露 , 又要开始采收枣子了 。当然 , 我国幅员辽阔 , 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农作物 , 所以有些地方说法又是“白露割谷子 , 霜降摘柿子”“白露谷 , 寒露豆 , 花生收在秋分后” 。虽然说法各不相同 , 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出 , “白露”节气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天气渐凉 , 白露为霜 , 这样的氛围很容易使人思绪万千 , 所以自古以来关于白露的诗词歌赋也有很多 , 今天我们选取一首流传最广的《蒹葭》 , 带大家走进这个风清露白的时节 。《蒹葭》节选(春秋)佚名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央 。……
我们都知道“蒹葭”指的是芦苇 , 但其实细分起来也有不同 , 蒹指的是没长穗的芦苇 , 葭是初生的芦苇 。全诗以白露时节苍茫茂盛的芦苇作为背景 , 讲述了主人公为心上人逆流而上、顺流而下苦苦追寻 , 可心上人却总是隐约缥缈、可望而不可及的故事 。诗中“蒹葭之思”的愁苦、“秋水伊人”的缥缈 , 引得后来文人争相回应 , 例如曹植在《洛神赋》中曾说:“忽不悟其所舍 , 怅神宵而蔽光”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也有“上穷碧落下黄泉 , 两处茫茫皆不见”的诗句 , 诗人在这些诗词中所表达的心中所爱难以追寻的怅惘 , 和《蒹葭》所传递的情感都是一脉相承的 。一曲《蒹葭》 , 将一滴从先秦时流淌出来的露水 , 滴在我们心头 , 那微凉的感觉告诉我们 , 秋意渐浓 。元人吴镇曾题过这样一首诗 , 来表达他对秋日的情感:“冲小浦 , 转横塘 , 芦花两岸一朝霜 。 ”这样静美冷清的诗句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呢?其实这首诗正是吴镇《芦花寒雁图》中的题诗 , 所描绘的也正是《芦花寒雁图》中的景致 。
▲《芦花寒雁图》 元 吴镇绢本墨笔 83.3cm×27.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芦花寒雁图》是吴镇的代表作之一 , 描绘了一派霜天素秋的景象 。 这是一片江南水乡的芦苇荡 , 芦荻摇曳 , 芦花繁茂 。在这片茂盛的芦苇荡中 , 有一叶小舟 , 里面坐着一位渔翁 , 他一边撑着船篙 , 一边望着天际成双成对的大雁 。 画卷的远处 , 水波浩渺 , 山峦平缓 , 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全图以淡墨为主 , 只有几点重墨点出的苔点 , 但却能展示出层层递进的空间感 。这得益于画家巧妙的构图 , 也就是立轴画常见的三段式构图:最上面是远处的山景 , 画家用柔润的线条、灵活的笔法勾写物象 , 将这种远山如黛、飘逸疏朗的气韵笼罩于全画 。
中景的山石、坡地则直接用大笔 , 连扫带染 , 将皴笔与渲染的墨色自然地交融在一起 , 再罩上一层水墨 , 以浓淡来区分山石的凹凸向背 。
近景的水域部分 , 画家的墨笔饱蘸水分 , 用湿笔淡墨层层铺陈 , 将江南湿润的空气流动在画中 。 构图上又别出心裁 , 层层叠叠的芦苇 , 增强了空间感 。
江天辽阔 , 野趣横生 , 在画家的精妙设计中 , 一种空灵寒寂、平淡清远的感觉 , 扑面而来 。蒹葭伊人今何在 , 白露点点润清秋 。 这个时节 , 暑气的躁动早已渐渐远去 , 但眼前的景色还没有过于萧瑟凄凉 。 斑斓的秋色 , 流转的清凉 , 不着痕迹地渲染了这段属于“白露”的秋天 。“白露身不露” 。 这个季节要加衣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