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中日军武器装备和真实情况出入到底有多大( 六 )

《八佰》中日军武器装备和真实情况出入到底有多大
图18:剧中士兵手拿火焰喷射器影片的一个泪点就是守军官兵排着队 , 身上绑满手榴弹 , 高声报出自己籍贯和名字 , 然后纵身跳下楼 , 与敌同归于尽 。 而实际上 , 真正有史可查这么做的就只有陈树生一人 。 不过 , 手榴弹倒真是中国军队在抗战时期最有效的武器 。 不但因为手榴弹造价低廉 , 生产简单 , 而且使用不需要什么技术 , 哪怕是文盲 , 只要有把子力气 , 简单培训一下 , 就能熟练运用 。 非常适合中国国情 , 堪称抗战的功勋武器 。 在整个抗战中 , 中国总共消耗了3000万枚手榴弹 , 分摊到八年全面抗战 , 平均每天消耗1万枚!在很多日军士兵的回忆中 , 都经常会提到中国军队的“手榴弹雨” , 可见手榴弹在抗战中的作用 。《八佰》中日军武器装备和真实情况出入到底有多大
图19:剧中一名士兵身上绑满手榴弹当时中国军队引进的手榴弹 , 有德制、法制、日制、苏制、意制等 , 在进口的各种手榴弹中 , 以德制M24手榴弹为最佳 , 主要装备了德械师 。 在国产手榴弹中 , 主要有太原兵工厂、巩县兵工厂、济南兵工厂和汉阳兵工厂四家 , 八路兵工厂也有生产 , 就是《亮剑》里李云龙提到的“边区造” , 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比这四家差远了 。 其中巩县兵工厂以德制M24手榴弹为蓝本 , 进行了改进 , 长度缩短 , 重量减轻 , 使之更适合中国人使用 , 同时对装药配方也进行了改良 , 使得装药量减少威力反而提升了 , 因此巩造手榴弹深受部队好评 , 1941年成为中国军队的制式手榴弹 , 年产量超过500万枚 。 在《八佰》中 , 88师虽然是德械师 , 但用的还是还是巩造手榴弹 , 这也不奇怪 , 德制M24手榴弹数量少 , 加上又长又重 , 并不适合体型小臂力弱的中国人 , 还是相对更短更轻的巩造手榴弹更好用 。《八佰》中日军武器装备和真实情况出入到底有多大
图20:德国M24手榴弹《八佰》中日军武器装备和真实情况出入到底有多大
图21:国产巩造手榴弹《八佰》中日军武器装备和真实情况出入到底有多大
图22:高举手榴弹的中国士兵最后还得说说大刀 , 老周在之前文章里就已经吐槽过了 , 今天再深入说说 。 抗战初期 , 大刀队 , 尤其是29军大刀队 , 简直被神话了 , 据说日军甚至被大刀吓得要戴“铁围脖” 。 如果大刀真这么厉害 , 为什么29军的战绩却并不辉煌?长城抗战不如中央军25师 , 卢沟桥之后短短半个月就将包括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都丢掉了?回到《八佰》 , 背大刀的是由姜武饰演的老铁 , 一个从36师辗转到了88师 , 但36师和88师一样 , 同是警卫军系统演变而来的中央嫡系部队 , 同样接受德国顾问训练 , 同样是最精锐的调整师(也就是俗称的德械师) , 怎么可能会用大刀?《八佰》中日军武器装备和真实情况出入到底有多大
图23:姜武饰演的老铁背着大刀退一步说 , 就算他得过高人传授 , 耍得一手好刀法 , 上战场非要带把大刀 , 但刀把上弄块红绸带 , 就说不过去了 。 这种类似于流苏的飘带 , 纯粹是为了好看 , 银光闪亮的大刀 , 鲜艳如火的绸带 , 这样耍起来 , 还真煞是好看 , 但这就是典型的耍把式了 , 因为这么长而飘洒的绸带 , 很容易被突出物勾住或者挂住 , 而在战场上 , 生死搏杀决于瞬息间 , 一旦被勾挂 , 只要慢上半秒一秒 , 可能性命就没了 。 谁会为了好看拿自己性命来玩酷?所以 , 抗战时期大刀队的历史照片 , 即便是为了宣传 , 也都没有红绸带 。 所以 , 如果说大刀还勉强说得过去 , 但这红绸带绝对就是败笔了 。《八佰》中日军武器装备和真实情况出入到底有多大
图24:当年的大刀上都不会有红绸带所以 , 应该说《八佰》在武器道具方面还是比较用心 , 除了个别小瑕疵 , 基本上都比较到位这在国产战争影视剧作品里 , 已经算是非常不容易的了 。关于《八佰》中的日军装备 , 老周下次再来解读点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