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一周丨《信条》充满熟悉的“诺兰味”,他说这个味来自一本英国小说( 二 )


这当然不是导演个人的炫技甚至故弄玄虚 , 而是他要表达人的记忆是离散、片段的、不可靠的 。 非线性叙事手法在《记忆碎片》中 , 就是要展开一个关于人类记忆的探讨 。
|Read一周丨《信条》充满熟悉的“诺兰味”,他说这个味来自一本英国小说
本文插图
《盗梦空间》海报
《盗梦空间》里的非线性叙事 , 则是戏中戏——大多数人都有梦中梦的体验 , 梦里梦到在做梦 。 导演直接把这个设定成6层梦境(加上现实) , 故事在梦中和现实中同时展开 , 人物在梦和现实之间穿越 , 看得人脑洞大开 。
《水之乡》的非线性叙事 , 以及《繁花》《大话西游》
1983年 , 《水之乡》问世 ,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凭此获得布克奖提名、《卫报》小说奖等一系列奖项 。
斯威夫特毕业于剑桥大学文学系 , 少年时代就立志成为作家 。 他的作品收到威廉·福克纳的影响 。 如《水之乡》有《押沙龙、押沙龙!》的影子 , 《杯酒留痕》与《我弥留之际》在形式和内容上有呼应 。 同时 , 读博时候研究的狄更斯也对他很有影响 。
|Read一周丨《信条》充满熟悉的“诺兰味”,他说这个味来自一本英国小说
本文插图
威廉·福克纳 , 美国作家 , 代表作《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 , 押沙龙!》等 。
小说讲述历史教师汤姆 , 因学校削减历史课 , 他被迫退休 。 在被辞退的最后几堂课 , 抛开干巴巴的历史 , 对自己的学生讲述他颠沛的人生 。
小说有三条故事线 , 一是克里克家族和阿特金森家族的历史 , 以及他们所代表的芬斯区的地方史;二是1940年代汤姆的重要经历 , 包括与玛丽相爱、玛丽流产以及弗雷迪之死;三是汤姆的现状 , 包括他被迫辞职 , 妻子玛丽因精神错乱在超市偷婴儿 。
这三条故事不是按照时间顺序一一展开 , 而是互相交织 。 比如第一章是童年时在水边仰望星空;第二章就到了现在的课堂上 , 他开始对学生讲述;第三章又讲百年来芬斯区的历史 。
历史本来是严肃客观、具有权威性的 , 但小说用第一人称的主观视角 , 加上跳跃的思维以及谣言、神秘的元素讲故事——完全与宏大的历史讲述相反 。
这里用“非线性叙事” , 把地方史、家族史、个人史讲出来 , 展现的是斯威夫特对宏大历史的反思 , 对个体生存的关注——在史书的夹缝中 , 寻找不被记忆的个体 , 比如“我”的参加过一战的、成为守闸人的父亲 。
这种运用“非线性叙事”技巧 , 赋予故事深意的做法 , 在诺兰的多部影片中很常见 。
当然诺兰的魅力是来自多方面的 , 单从非线性叙事的角度 , 我们从诺兰自己之口看到了他的作品与《水之乡》的关系 。 这种后现代的文学叙事 , 在今天《大话西游》《繁花》等文艺作品中也让人熟悉 。
|Read一周丨《信条》充满熟悉的“诺兰味”,他说这个味来自一本英国小说
本文插图
前几年出世的金宇澄《繁花》一会讲60年代主人公们的童年 , 一会讲90年代主人公们的中年 , 时间交叉并置 , 往往看到后面 , 让人想起了前面 。
|Read一周丨《信条》充满熟悉的“诺兰味”,他说这个味来自一本英国小说
本文插图
还有网友看完《信条》后 , 想起了华语电影榜上第二把交椅的《大话西游》:“最后一幕我竟然看出了一种《大话西游》结尾的感觉 , 《一生所爱》放这儿毫不违和 。 ”
众所周知 , 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也用了独特的时间叙事 , 用“月光宝盒”连接起500年前后 。
上周答案:1971年 , 约翰·托兰以《日本帝国的衰亡》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 。
|Read一周丨《信条》充满熟悉的“诺兰味”,他说这个味来自一本英国小说
本文插图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 ,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 , 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