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以前乘凉的好位置要靠抢的 现在户外“躺椅纳凉”消失了

:原题为_上观|以前乘凉的好位置要靠抢的 现在户外“躺椅纳凉”消失了。
上观|以前乘凉的好位置要靠抢的 现在户外“躺椅纳凉”消失了
文章图片
这是解放日报摄影采访人员在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照片:大批市民在一幢建筑脚下的空旷处纳凉 , 不远处有一座用于指挥交通的信号亭 , 其背后是外白渡桥 。
这是哪儿?有外白渡桥 , 就太好猜了 。 图片刊登于2006年《解放日报》“彩色画刊”栏目的《城市记忆》 , 图片说明是“上海大厦前的纳凉之景已悄悄离我们数十年光景” 。
一度 , 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健全、文娱生活匮乏、交通不方便、没有空调 , 不少上海人养成了日落而息的习惯 。 仲夏夜的上海 , 不光是上海大厦的门口 , 上街沿、弄堂口、草坪上 , 随处可见 , 躺满了乘风凉的人 。
猜得出照片的拍摄地点 , 却猜不出照片里人的身份 。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 上海街头大规模乘风凉的场景早已找不见 。 乘凉的人去了哪儿呢?
以前乘凉的好位置要靠抢的
【上观|以前乘凉的好位置要靠抢的 现在户外“躺椅纳凉”消失了】夏日晚7时整 , 浦江两岸建筑的景观灯光亮起 。 外白渡桥上车水马龙 , 游人在人行步道上 , 南北向穿行而过 , 拍照留念 , 远处浦江两岸霓虹闪烁 , 恍如白昼 。
比照着照片的拍摄地点 , 采访人员在上海大厦外采访时巧遇家住吴淞路附近的陆阿姨 , 向她展示照片里的乘凉场景时 , 她触景生情 。 少时的陆阿姨常在上海大厦下乘凉 , “这里好位置可是要靠抢的” 。
晚饭前 , 先拎两桶凉丝丝的井水 , 把被暴晒一整天的水门汀地板浇一遍;然后一家门搬来竹榻、藤椅占地盘 , 家里条件差一点的就用门板 。 乘凉的娱乐活动也是稀少 , 就是打打牌 , 嘎嘎讪胡;大家乘凉都用芭蕉叶编成的扇子 , 谁家要是在那时候就用上了折扇 , 并在扇子上倒几滴花露水 , 扇出阵阵芳香 , 那“伐要太扎台型哦” 。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 , 家里都装空调了 , 乘凉的习俗也渐渐少了 。
如今 , 打开网购软件下单 , 空调翌日就会被送上门并安装妥当 。 可在1979年前后 , 空调机曾作为“专项控制商品”引发过一场不小的轰动 。 当时 , 若有涉外酒店安装空调、商店于夏日运营时开启空调 , 都是不小的新闻 。 1979年7月13日 , 包括上海大厦在内的上海七大饭店安装了空调 , “只要随手揿一下选定的电钮 , 空调设备就会按照旅客的意愿 , 自动调节到适当的温度” 。 1980年7月30日 , 《解放日报》二版报道 , “南京路、淮海路、豫园商场一些著名饭店等 , 今年都安装了空调设备 , 目前本市已有20多家饭店在盛夏时期开放冷气” 。 1989年 , 当时上海一家大型企业的工会文化宫曾以工程急需为由 , 申请购买窗式空调器一台 , 价值1600元(198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374元) 。 负责审批的集团同志了解到该空调非急需品 , 还坚持不批准这笔申请款 。 这则报道还登上了当年8月4日的《解放日报》头版 。
但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 渐渐 , 空调从曾经的“奢侈品” , 到如今的“刚需品” , 走入平常百姓家 。
根据上海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 时至今日 , 上海居民每百户拥有空调超过200台 。
当采访人员问及家中何时装的空调 , 陆阿姨回忆 , “大概是在1988年 , 那时候装的还是窗式空调 , 我跟我儿子讲起没有空调的日子 , 儿子也讲实在不敢相信” 。 即使家境殷实 , 安装了空调 , 为了节约用电 , 也会犹豫是不是用 。 “非要等到屋里厢人全都到齐了才好开” 。
灯光映衬 , “上海咪道”出来了
乘凉的人不见了 , 不仅因为室内凉快 , 也因为夜上海文娱活动的选择多 , 谁还守着三尺纳凉地?
29岁的都市白领娜娜从手机上搜到 , 今年夏天上海开设了多个夜市 , 几乎遍布上海各大商圈 , 离她工作地点较近的圆明园路外滩源也开辟夜市 , 吸引她的是露天吧和一些大IP的文创产品 , 与她少时只能在家附近逛逛地摊型夜市相比 , 这里的夜市更丰富更新潮 , “潮!才适合现代年轻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