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行走自贸区】江苏三大自贸片区差异化发展 共耕创新开放“高产田”

:原题为_中国经济网|【行走自贸区】江苏三大自贸片区差异化发展 共耕创新开放“高产田”。
2019年8月30日江苏自贸试验区正式揭牌 , 强调高标定位、高点起步 , 推动集成超越、后发先至 , 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公认”的自贸试验区 。 采访人员在“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江苏自贸区云座谈会上获悉 , 一年来 , 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着重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 , 制度创新成果丰硕 , 各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效 。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了解 , 江苏自贸区全力支持三大片区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 , 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 1-7月 , 江苏自贸试验区完成进出口总额3207.7亿元 , 占全省13.3%;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15.2亿美元 , 占全省11.1% 。 同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 着力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 , 提升创新链、价值链;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加快推进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南京片区紧扣“两区一平台”
建设“国际重要创新策源地
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 , 一年来 , 南京片区紧扣“两区一平台”定位 , 把建设“国际重要创新策源地”作为片区的首要任务 , 在创新要素集聚、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高地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化探索、打造亮点、彰显特色 。
加速创新主体集聚 。 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特色发展模式 , 先后引进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团队等核心专家队伍 , 累计备案新型研发机构61家 , 约占全市的四分之一 , 累计孵化引进科创企业960家 , 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共83家 。 面向全球定向延揽尖端技术和人才 , 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及留学归国人员超过5000人 。
优化创新平台支撑 。 集成电路方面 , 南京片区有国内首个覆盖全生产要素的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 , 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EDA计算中心 。 生命健康领域 , 南京片区有亚洲最大的基因测序中心、质谱分析中心 , 国内最大的生物样本中心和健康数据中心 。 片区通过平台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和创新技术支持 。
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 构建“一网一厅”科创企业服务体系 , 根据企业发展的阶段特点精准推送扶持政策 , 提供金融、知识产权等服务 。 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 , 针对灵雀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的不同特点 , 提供“新创融”项目、市级民营企业转贷互助基金等特色服务 。 打造与“国际等高”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 设立首个自贸区原创知识产权保护平台 , 为片区提供优质服务 。
苏州片区强磁力效应加码
国际资本持续看好
相关负责人表示 , 一年来 , 苏州片区突出开放合作、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 在聚集全产业链集成创新、提升企业获得感、优化营商环境三方面发力 。
聚集全产业链 , 开展制度集成创新 。 聚焦生物医药“一号产业” , 全国首创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 , 被评为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推出产业用地分段弹性年期(10+N)出让 , 支持生物医药企业设立跨境资金池和扩大外债额度 , 出台生物医药产业专项人才政策 。 苏州片区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位居全国首位 , 产业高端人才数等五项核心指标在全国占比超过20% 。 聚焦集成电路产业 ,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开展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模式改革试点 , 今年1-7月 , 试点企业实现进出口增长211% , 拉动片区集成电路进出口增长23% , 规模占全国10% 。 同时 , 在全国首创保税检测区内外联动模式 , 加快建设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 , 生物医药等三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20% 。
坚持企业需求导向 , 提升企业获得感 。 发布全国首个电子劳动合同标准 , 单家企业年均成本可节省100万元 。 “空运直通港”快速通关新模式最高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1/4 。 推出“关助融”惠企举措 , 63家小微外贸企业获得贷款信用额度30亿元 。 出台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操作办法 , 对经认定的苏州片区高新技术企业 , 参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给予奖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