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朵|必须承认“姐姐”的功劳:创造一个“去标准化”的自我很重要( 二 )


选出来的人有强大的自驱力 , 她们在节目中总是表现得很有主见 , 不管是对公演歌曲改编的想法 , 还是对姐妹相处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
她们不再是传统女团一样被认为是“流水线工业品” , 而是一件自由生长的“艺术品” 。
阿朵|必须承认“姐姐”的功劳:创造一个“去标准化”的自我很重要
本文插图
这种饱满、青春、颜色各异的身体 , 充满生命力 , 跟当下滤镜中流行的白瘦幼的审美相比 , 你也会感叹 , 这种美也很好啊 。 对于曾经被忽视的30+以上女性的关照 , 让她们有机会能在视听节目中产生共情 , 并将理想化的自我投射在她们身上 。
在主流意识里 , 女团成员要肤白貌美 , 能唱会跳 , 但节目偏要逆转这种单一审美标准 , 向更多女性传递争取“做自己”的权利 。 不管是努力的蓝盈莹 , 睿智的阿朵 , 还是直爽的张雨绮 , 火辣的宁静等 , 虽然这些女性个性天差地别 , 但观众都能从节目集体式的再现中找到不同的共情路径 。
阿朵|必须承认“姐姐”的功劳:创造一个“去标准化”的自我很重要
本文插图
当我们审视自己 , 眼睛定格在一瞬间的时候 , 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是自己的某个切片 。
很显然 , 这些切片构成的低维投影 , 都无法替代高维判断 。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既自信 , 又自卑;既外向 , 又内向;既害怕孤独 , 又享受安静;既无所畏惧 , 又胆小懦弱 。 节目中最自信的姐姐们都会陷入到这样复杂的心理状态 。
面对不熟悉的项目 , 张雨绮在排练了几天之后几近崩溃 , “我不想练了 , 我累了”“看不到进步 , 看不到成果 , 越跳越迷茫”“我已经没有自信了”“我已经找不到自己了”……怎么去面对光亮瞬间 , 又怎么去度过至暗时刻 , 这些姐姐们做表率的样子远比大锅心灵鸡汤更真实丰富 。
阿朵|必须承认“姐姐”的功劳:创造一个“去标准化”的自我很重要
本文插图
说到底 , 任何影视作品 , 都是大众心理的投射 。 大家爱看的 , 不仅是自己的人生 , 更是自己渴求而不得的人生 。 如果只是传递焦虑 , 这档节目断然不会有今天的影响力 。 尽管30位姐姐姿态各异 , 但每一种姿态都不曾失色 , 铆足了劲的人、特立独行的人、热烈的人、温柔的人 , 都有一个个现成的实体 。
所以在“去标准化”的过程中 , 《乘风破浪的姐姐》最重要的不是掀起女性对年龄焦虑的公共讨论 , 而是唤醒大众的情感共鸣:你在任何年纪都可以独立地追求想要的东西 , 虽然要经历各种痛苦与怀疑 。
去标准的多元审美
才是对抗社会偏见的法宝
X到底意味着什么?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首播个人solo时 , 有一个规则是:三位导师在给出建议的时候可以分为vocal和dance组 , 但还有一个X组 。
许多弹幕和网友说 , X就是“差” , 不管是在舞蹈上还是唱歌上都没有很好 , 所以被建议分到X组;但反面便是“你有无限可能”“你可以跳舞 , 也可以唱歌”……
阿朵|必须承认“姐姐”的功劳:创造一个“去标准化”的自我很重要
本文插图
关于X的争论 , 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整个节目的基调 , 也埋下了伏笔 。 从最后成团的效果来看 , 当初这个有意无意的设计 , 张雨绮那种始终认为自己很优秀的状态 , 都成为点睛之笔 。
从女团到女性 , 再到单纯的审美认知 , 《乘风破浪的姐姐》像是进行了一场社会审美多元的社会实验 。 不管是对于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 , 还是逐渐被媒介边缘化的大龄受众 , 他们都能在节目中找到支撑自己情感力量的内容 。 当音乐风格、人物性格、节目品格都呈现出“无限可能” , 围绕“去标准化”本身的线索和讨论成为这档节目的亮点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