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铅笔的那些误会:名叫铅笔,其实不含铅( 三 )

  不同于英国直接将石墨切成条当作笔芯 , 孔德在德国制造笔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 , 把石墨粉与黏土混合 , 再在高温下烧制成笔芯 。 新的制造工艺不仅大大节约了石墨的使用 , 打破了英国对石墨的垄断地位 , 还顺便解决了纯石墨过软的问题 , 更重要的是:石墨和黏土的比例可以灵活调整 , 黏土比例越高 , 笔芯越坚硬不容易折断 , 而石墨比例越高 , 笔芯黑度越高——由此可以组合出适合不同场景需求的铅笔类型 。 1795年 , 孔德为这一制芯方法申请了专利 。 直到今天 , 铅笔笔芯的制造仍然在沿用孔德的基本方法 。

  也就是说 , 现代意义上的铅笔出现的时间是在18世纪末 , 距今也不过二百多年 。 比起毛笔、羽毛笔等书写工具 , 看似原始的铅笔其实很年轻 。

  看似简单 , 其实发展不易

  欧洲虽然创造出当今铅笔的雏形 , 却没有实现量产 。 曾经作为世界铅笔标杆的英国博罗代尔的铅笔 , 直到1869年仍沿用着以石墨直接切片 , 或以黏土与石墨混合烧制的笔芯制作方式;笔杆则以手工或者简单的手控机器在杉木条中间凿出凹槽 , 填入笔芯后再手封木条 , 一次只能处理一支铅笔 。 德国则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研发出一些制造铅笔的机器 。 他们在孔德的技术上进行改良 , 直接将石墨粉与黏土的混合物填入方形凹槽中 , 以高温烘焙后再将其切割成片 。 德国迈出了机器化生产铅笔的第一步 , 但要论大规模量产 , 美国却是后来者居上 。

  从1774年一位英国父亲写给在美洲殖民地的女儿的历史信件来看 , 一打高级的梅得尔敦铅笔是来自欧洲的特别礼物 。 独立战争以后美国有了独立的地位 , 但工业尚未独立 , 就连铅笔这样简单的物件也要依赖欧洲进口 。 类似梅得尔敦这样的英国铅笔公司的广告常常出现在美国各大城市 。 美国内战以后 , 战场士兵需要铅笔书写家信 , 美国工匠需要铅笔绘制图纸 , 最重要的军事绘图也需要大量的铅笔供应 , 于是正如拿破仑战争刺激了法国的铅笔制造 , 美国的铅笔工业也在南北战争中蓬勃发展起来 。

  1861年 , 埃德哈博·辉柏在曼哈顿建立了第一家铅笔工厂 , 这就是后来铅笔巨头公司之一——辉柏铅笔厂 。 1827年在塞姆勒建立了石墨加工厂的约瑟夫·迪克森 , 也趁着南北战争对铅笔大量需求的机会 , 改石墨厂为铅笔制造厂 。 1872年 , 迪克森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墨消费商 , 铅笔日产量高达8.6万支 。 到了19世纪末 , 全球铅笔生产业的格局集中在美国与德国的竞争上 , 后者专注于生产高品质的昂贵铅笔 , 拥有一簇忠实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人群 , 前者则把目光投向量产策略上 , 以量制价 。 美国有丰富的杉木资源 , 能以低价购得原料 , 更重要的是美国启动了全自动的铅笔机 , 在欧洲厂商生产一支铅笔的时间里 , 能一次制造出50支左右的铅笔 。 按照1904年美国辉柏铅笔公司在圣路易的世界博览会上对外宣布的 , 仅他们一家铅笔工厂就有“1000名工人” , 以及“高达300匹马力的蒸汽力与水力” 。

  一战的到来加大了双方的市场竞争差距 。 受原料成本采购限制 , 德国铅笔制造商要付出较战前数十倍以上的原料价格 , 德国铅笔的价格随之也比战前高出15到20倍 , 更不用说一战时 , 英国对德国制造的抵制以及美国抬高的关税 。 而一战却为美国铅笔商提供了无限商机:参战国需要铅笔配给盟军军队 , 绘制规划战略图 。 当时仅英国向一家美国厂商购买的铅笔 , 每星期就多达1000箩以上 。 雪片般飞来的国外订单让铅笔自动化生产从此成为主流 。

  到了一战停战时 , 简便又价格低廉的铅笔已经成为一个跨阶级的书写工具 。 直到今天 , 铅笔仍然被思想家、企划者、绘图员、建筑师、工程师等青睐 , 代表着思想与创造力 。 小小一支铅笔曾经无比珍贵 , 来自历史必然与偶然的交织 , 铸成了铅笔的大简至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