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 , 国务院发出通知 , 公布第三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出公告 , 公布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 采访人员随后从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获悉 , 位于成都市人民公园内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袁治等3名川籍抗日英烈被列入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
2014年、2015年 , 我国公布了两批共1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和900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 。 其中 , 位于宜宾市翠屏区翠屏山的赵一曼纪念馆 , 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包括李家钰、王铭章在内的12名川籍将士被列在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 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 , 解固基、王麟等14名抗日英烈入选 。
截至目前 , 四川共有两处纪念设施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 29名川籍英烈入选国家级抗日英烈名录 。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2013年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街道祠堂街社区祠堂街9号 。 成都市民又通常称该纪念碑为“无名英雄铜像” 。 纪念碑坐西南朝东北 , 由基座、碑体、塑像三部分组成 , 整体高约8米 , 占地面积约为60平方米 。 纪念碑塑像造型是一国民革命军人 , 身背大刀、斗笠、背包 , 身着短裤 , 扎绑腿 , 穿草鞋 , 手握步枪 , 跨步向前 , 即刻准备冲锋 。 士兵造型的原型是川军第22集团军第45军第125师第373旅第745团3营传令班长张朗轩 。
据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褒扬纪念处负责人介绍 ,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 , 川军七个集团军共40余万人即赴前线杀敌 。 抗战期间 , 四川籍将士350余万(另有340万之说)人加入国民革命军等部队出川抗日 , 伤亡达64万之众 , 伤亡人数居全国之冠 。 为纪念川军抗日阵亡将士 , 1944年成都市文化界和社会团体 , 邀请雕塑家刘开渠先生创作设计“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 同年7月7日 , 纪念碑落成于成都市老东门城门内 。 1965年该纪念碑因交通建设被拆毁 。 1989年8月1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在万年场二环路口重塑该纪念碑 , 后又因二环路改造而将其迁移至人民公园; 2007年8月15日该纪念碑又被迁立于人民公园东门前 。
每逢清明节、抗战胜利纪念日成都市民常于此缅怀先烈 , 寄托哀思 。 2011年11月 , 该纪念碑被成都市青羊区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2013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
3名川籍抗日英烈入选
据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梳理 , 入选第三批国家级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的3名川籍英烈 , 分别是袁治、彭仕复和彭为工英烈 。
袁治(1892-1938) , 四川泸县人 , 国民革命军23集团军第144师兼第442旅旅长
国民革命军23集团军第144师兼第442旅旅长袁治 , 四川省泸县安贤乡人 , 1937年 , 率队伍出征 , 奉命移师浣南留溪、南陵守卫江防 。 1938年11月21日 , 数千日军协兵舰强攻留溪 , 战斗中壮烈牺牲 , 战后追赠为陆军中将 。
彭为工(1923-1942) , 四川成都人 , 华北八路军总部电台队长
华北八路军总部电台队长彭为工是四川成都人 , 1937年 , 他参加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革命青年秘密核心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都部队 。 同年12月 , 经中共四川地下党批准并介绍赴延安学习 , 被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3大队 , 后到中央军委通讯学校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 。 1938年冬 , 毕业后被分配到延安王家坪中央军委办公厅机要科做报务员 。 1939年初 , 被派到华北八路军总部任电台队长 , 在八路军总部参谋长左权将军的直接领导下 , 为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华北抗日战场服务 。 1942年5月3日下午 , 在随左权将军在山西对日寇的反扫荡战斗中光荣牺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