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君埋泉下泥销骨 , 我寄人间雪满头-----纪念淞沪会战83周年
2020年8月 , 伴随着电影《八佰》的热映 , 淞沪抗战的历史再度回归民众的视野 , 蒋介石举全国精锐之兵在上海与日军进行了一场豪赌国运式的会战 , 结果四个月时间败走淞沪、南京沦丧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打开时隔83年尘封的记忆 , 也许只有像《八佰》这样的狗血剧情才能留下一点点涟漪 , 而6个师的桂军精锐殒命淞沪 , 其实只撑了不到24个小时 。 在电影《八佰》演绎的那些半真半假的煽情与喧嚣中 , 似乎没有人会记得败军之将白崇禧一夜白头的悲鸣 。“君埋泉下泥销骨 , 我寄人间雪满头” , 郭汝槐晚年借用白居易的这句诗 , 表达了他对这些牺牲者最深切的纪念 , 这些为国慷慨赴死但甚至连个名字都留不下来的军人们 , 已经在后人的记忆中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淡去 。 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 , 畏其不寿 , 谁无兄弟 , 如足如手 。时任42旅旅长的郭汝槐在所部八千子弟伤亡殆尽之际 , 致信师长霍揆章 , 称已作身膏野革、捐躯疆场之念 , 说十年之后 , 钧做抗日名将 , 职做叩舰浪涛 , 妥妥的精准预言 , 是为战略观也!郭汝槐原只一介书生 , 其实文弱 , 然在淞沪一战 , 遂成国军名将 , 从微至著 , 一眼看穿蒋介石的能耐 , 最后成为身系国共命运之厉阶 , 他在淞沪会战中对战略的判断和战役战术的觉察 , 其实正诠释了蒋介石只能权作时一之枭雄 , 难当开国的本色 。时郭汝槐是42旅上校代旅长 , 第14师前敌指挥官 , 黄埔五期生 , 其实他比四期的谢晋元中校还晚一届 , 然而他率所部在日军的舰炮射程内周旋了七天七夜 , 为14师8千子弟保存下来了2千健儿 , 相比其他60多个拉上来打一天就战损殆尽的主力师 , 郭汝槐其战术指挥水平堪称国军中的佼佼者 , 跟张灵甫端着机枪赤膊上阵相比 , 那可是云泥之别 。迄今为止 , 百度上注录的《淞沪会战》词条还将此战作为蒋介石引寇西进的战略大棋 , 被蒋粉津津乐道 , 但在郭汝槐这样的战术大家看来似乎更像一个疯狂赌徒的豪横一掷 , 蒋介石就从来没有 , 也根本不可能有此战略构思 , 而蒋百里所谓的西进战略 , 也不过是中国3千年王朝兴废众所周知的客观现象 , 自古以来 , 南下总比西进容易 。虽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三月亡华的叫嚣 , 其实淞沪之后的南京沦陷 , 也不过是撑到1937年年底勉强前后五个月的事 , 后来的八年 , 中国在二战同盟国的体系内 , 付出了五千万军民几乎2代中国精英男人的生命代价 , 撑到了抗战的胜利 。其实卫国之战 , 何分国共 , 所有康概赴难的抗战军人捍卫的是民族的尊严和生存 , 在这场后人看来波澜壮阔但其实更艰难痛苦的卫国战争中 , 中国的贫弱有其客观的因素 , 但也恰恰是蒋介石的志大才疏和首鼠两端葬送了民国的国运 。 像郭汝槐这样身居国军要职官至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的高阶将领 , 似乎从淞沪会战就看穿了蒋介石的本质和国民党高层的腐朽 , 无论从战略层面还是战役指挥层面分析 , 国民党军所暴露出来的已经是亡国去政的必然性硬伤 。淞沪会战该不该打其实没有争议 , 他既不是蒋介石的深谋远虑 , 更不是国军的引寇西进 , 早知道日军还能西进的话 , 蒋介石也不至于将国军几乎全部的主力师摆到日军的舰炮射程内和航母的舰载机航程下去打这场战役 , 更不至于连京沪六百里纵深都没能进行有效的梯次防御 。如果说四行仓库成就了谢晋元的英雄之名 , 桂军一天阵亡6个师的5万广西子弟更值得被铭记 , 而像郭汝槐这样文才武略兼备的英雄则更具传奇 。郭汝槐虽然以团级军衔代理旅长 , 其实霍揆章的第14师是根据他的建议用一团兵力在前沿部署 , 其余5个团陆续增补递进 , 这是在日军的火力优势下唯一可行的防御战术 。 在他看来 , 国军在这种地形上要战胜日军已属绝无可能达成战役目标的脑残之举 , 以绝望之望指挥作战 , 以必败之念坚守军令 , 以必死之心完成使命 , 对于郭汝槐以及绝大多数一线作战的国军中下级官兵来说无疑是唯一之选 , 这也印证了淞沪会战的非理性特质 , 和蒋介石毫无战略眼光和战术智慧的赌徒本性 。纵观淞沪会战以及此后的南京战役 , 如果蒋介石稍微有点战略观 , 也应将会战核心作战地域选择在锡澄线 , 以太湖湖网和天目山、茅山作为基本阵地设防;如果蒋介石稍微有点战略常识 , 也不至于在10月份 , 还全然不顾日军已经形成的火力优势 , 继续抽调建制师直扑上海;如果蒋介石真的完全是为了抗战需要 , 真的没有削藩的私心 , 更不至于把刘湘制定的川军天目山-西太湖防御作战计划讥讽为“贪生怕死” , 刘湘活活气得呕血而死 , 川军2个集团军7个师在京沪被打散;如果蒋介石稍微有点知人善任 , 不那么任人唯亲 , 也不至于用张文白、顾祝同、张发奎、朱绍良这几位当方面军级的指挥官 , 而把白崇禧、薛岳这样的撇在一边;如果蒋介石稍微有点战勤常识 , 也不至于光给千里迢迢跑来京沪抗日作战的粤、桂、川、东北军发大洋 , 而解决不了官兵的弹药和被服的问题(川军到12月底还单衣赤脚穿着草鞋 , 在南京地区冬季的凄风寒雨中跋涉);如果蒋介石稍微多一点作为执政领袖的悲悯情怀和勇气担当 , 也不至于把南京这样的国都交给唐生智 , 天子守国门 , 君王死社稷 , 这一点恐怕他连晚晴的知府都不如(晚晴上吊跳楼殉城的知府过百位) 。综上 , 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基本上是没有的 , 虽然国民党高层不乏亲日派(很多 , 包括蒋介石本人) , 但对日本的战略也算是一无所知 , 日本1937年奉行的石原莞儿制定的优先(对)美、苏 , 固有日满、北支的战略 , 其战略发展趋向已经是南洋的资源争夺 , 历史无从假设 。 如果蒋介石不打淞沪 , 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走向或许不同 。再言之 , 如果张文白指挥的淞沪会战第一阶段(日军增兵之前的8天)能够解决驻沪日军(海军陆战队约3000兵力);整个淞沪之战乃至中国抗战的走向或许不同 。最不济 , 如果蒋介石能够在9月底之前对淞沪战役的目标作出局部调整 , 在京沪6百里纵深进行30个师的梯次部署 , 让后续过来的粤、桂、川军单独组成兵团级别的指挥体系 , 至少能够将日军拖到南京城外半年 , 即便日军增兵至50万 , 也能歼灭其兵力15万以上 , 即便南京不保 , 也会对抗战的局面产生有利于我的积极影响 。纵观淞沪会战以及此后的20余次重大战役的进程 , 国民党军与日军的差距一方面是武器装备(国力因素) , 但更重要的差距还是体现在国民党中高层的极端腐朽 , 以及蒋介石个人的主观因素 。 蒋介石所依仗的黄埔军充其量只是个初级步兵学校的水准 , 仅从其步、炮、工、辎的课程设计上看就只是连排战术的基础阶段 , 甚至连最重要的通讯专业都没有 , 兵团规模的作战理论基本空白 , 这使得国民党军在各个指挥层级都有严重缺陷且缺乏纠错机制和提升空间 。在整个抗日战争的过程中 , 不仅仅是淞沪会战 , 华北日军坂垣一个半师团横扫山西 , 蒋介石30万大军惨败中条山、与之相比 , 东北的沦陷更像是张学良得以留存颜面的镜子 , 很多因素其实是人的因素 , 如果这些战役的指挥权放到八路军的手里 , 别说日军能打下中国半壁疆土 , 就以淞沪-南京会战为例 , 拿115师的指挥班底组成战役指挥架构 , 即便日军增兵到50万 , 日军攻克南京的时间也得到1938年8月 , 日本起码要付出30万兵力的代价 。因为国民党中高层的腐朽没落 , 中国抗日的牺牲和代价近乎翻了三倍 , 这也是本文阐述的主题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 四行仓库成就了谢晋元 , 但作为抗日英雄 , 谢晋元本身的性格和学识也导致了他的人生 , 而像郭汝槐这样的勇谋兼备的抗日故事更具传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