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弘|谭松韵母亲车祸案:1000万人围观下,谣言与偏见如何迅速发酵?( 二 )
“我们看的是同一个案件的视频吗?公诉人明明一直在建议法庭从重判罚 , 为什么你们都在骂他们袒护肇事者?”
昨天 , 微博封禁了一批在此案中“带节奏”的大V , 才稍稍平息了网络上对叙永县检方和法院规模浩大的质疑 。
本文插图
实际上 , 肇事者的毛发、血液、尿液等检测关键证据并没有“丢失” , 只是样本取量只够检测不够留存 。 这当然可以算作当地警方取证工作存在瑕疵 , 但和“关键证据丢失”这样的阴谋论 , 完全不是一个性质 。
证人们也没有所谓的“集体失忆” 。 虽然餐厅服务员对肇事者是否喝酒的问题表示“当天很忙 , 记不清了” , 但其实这一切根本不影响对肇事者是否酒驾的判定 , 餐厅的监控记录清晰记录下了马明弘开酒、喝酒的过程 。
本文插图
(餐厅监控清晰记录了肇事者饮酒)
除此之外 , 还有相当多的证人证言 , 明确证实马明弘当晚在KTV和餐厅都饮用了大量的酒 。
这位餐厅服务员也不一定是被“收买了” , 毕竟 , “不惹人 , 少惹事”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处世哲学 , 她可能仅仅是不愿“担事儿” 。
而被质疑的“监控全都莫名其妙消失”更站不住脚 , 庭审记录表示 , 只是有些地方的监控画面过于模糊 , 完全失去了可作为证据的实际意义 。
而已经被吃瓜群众骂懵了的公诉人(当地检方)更是“冤枉” , 他们在法庭上不仅没有一丝袒护包庇肇事者 , 还在最后总结阶段 , 用逻辑严密的法条建议法庭应该重判肇事者 , 并给出具体理由 。
(公诉人建议重判被告)
回顾此案“不断反转”的舆情形势 , 相当多的特征完美契合了大众传播的理论特点 。
正如李普曼所言:
我们并非先理解后定义 , 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
“庭审司法不公”的质疑声之所以能广泛传播并让受众深信不疑 , 人们脑海中关于小县城运行逻辑的刻板偏见 , 无疑是重要的催化剂 。
本文插图
长久以来 , 人们对四五线城市和内陆县城的治理逻辑 , 一直存有“人治大于法治 , 关系大于规则 , 权势网络错综复杂”的刻板观念 。
当“不讲规则讲人情 , 不讲法律拼关系”的心理暗示 , 遇上肇事者那号称当地“非常有排面的背景关系”时——
人们便不必再仔细观看那漫长的庭审视频 , 几乎在一瞬间 , 公众就开始倾向于相信“这是一场被关系、权力和潜规则所阻挠的并不公平的审判” 。
刻板印象正是如此这般时时刻刻左右着我们对世界和他人的看法 , 当人们面对陌生环境、新鲜事物和时事新闻时 , 我们脑中那一套早已如程序般运行的逻辑 , 就会在潜意识中按照脑海中设定好的刻板印象解读这一切 。
毕竟 , 庭审视频的完整时长有9小时37分之久 , 即便是谭松韵的粉丝 , 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坚持看完9小时枯燥的庭审 。
除非长期接受批判性思维教育 , 否则人们很难充分认识到自己对于社会信息的解读是多么间接和主观 。
大众传播的这个鲜明特点 , 也注定了公众对所谓“事实”的认识和判断 , 是能够被舆论所引导 , 或者称扭曲的 。
人们不是因为看见什么而选择相信什么 , 往往是因为相信什么才选择看见什么 。
李普曼有言:对于自己信以为真的东西 , 我们几乎总能找到能够证明其为真的论据 , 或能找到其他如我们一般对其信以为真的人 。 一旦找到了足够的“事实”去支撑自己的预期 , 我们便很难对这一事实进行足够的反思和权衡 。
而社交媒体所呈现出的碎片化、及时性和强反馈性 , 更是加深了人们对“简单、绝对、粗糙、情绪化结论及观点”的认同感 。
推荐阅读
- 中年|窦尔敦替天行道杀昏官,为救母亲被抓,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 景区连踹5脚踢断仙人掌 母亲:他还是个孩子
- 齐鲁晚报|一个敬礼!山东执勤消防员婉拒母亲拥抱,换岗后朝父母飞奔而去
- 麦金利|女婴被忘在汽车上4小时被活活热死,警方上门时母亲还在床上
- 一起来护肤|“软柿子”性格的孩子,多半是父母亲手捏出来的,被欺负是常事
- 明星潮流|心理学:你和母亲的关系,就是你的命运雏形,建议你看看这篇文章
- 手机号|女子用母亲手机号购彩竟中500万 让丈夫辞职退休
- 派出所|15岁儿子在头上剃了一个NB,母亲绝望走进派出所
- 肥猪满圈版《红楼梦》第51回(A)袭人母亲病逝
- 日本绑架受害者横田惠满56岁 母亲盼其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