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就业歧视 道歉了事?

央广网北京9月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 , 近日 , 一位网友留言称 , 自己是2017年后的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 在参加某地的教师招聘时 , 被“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的理由拒绝 。
央广网|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就业歧视 道歉了事?
当地官方快速调查确认事实后 , 已经发布通告表示道歉 , 但报名流程已经结束 , 无法重新组织报名 。 当地已经责令相关部门在今后招聘考试中 , 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相关政策 , 对相关人才提供平等就业机会 。
博主“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希望自己账号有注销的那一天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否会遭遇就业歧视?各种说法都有 。 但的确存在一个“抱团取暖”的特殊群体 。 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了一位在微博上专门为遭遇就业歧视发声的“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博主小法(化名) , 他是这个账号的第二任运营者 , 本身也是一位遭遇过就业歧视的非全日制研究生 , 在运营微博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有类似遭遇的小伙伴 。
小法分享了三位小伙伴的经历 , 一位在某中学招聘中获得了笔试第一名 , 但因为是非全日制研究生而被拒绝;另一位通过了某省考面试 , 但是在政审阶段因为部门对非全日制研究生保持慎重的态度而拒绝;还有一位已经签约某电信公司 , 在入职后背调的时候因为非全日制而遭拒绝 。 这三位同学的经历和最近的“某中学拒绝非全日制研究生”事件何其相似 , 算不算就业歧视呢?
谈到相关部门的道歉时 , 小法表示 , 态度的确诚恳 , 也起到了一定的警示效果 , 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监管、惩罚机制 , 很可能陷入一个无解的循环之中 。 “我们仅仅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而错失一个好机会 , 有可能我们一生的命运就会发生改变 。 ”小法告诉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 。
网络上有一部分人认为:“全日制还招不过来呢 , 不承认非全日制学历是正常现象 。 ”小法表示 , 这个错误观点的根本其实在于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含金量上的误解 。 以往的非全日制确实存在要求相对较低的情况 , 但2017年国家改革之后 ,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考试招生上执行相同的标准 , 在教学培养上坚持同一要求 , 学历学位证书具备同等法律效力 , 二者含金量无高低之分 , 只是学习时间安排的不同 。
今年2月 , 教育部等五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 , “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 , 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 。
央广网|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就业歧视 道歉了事?
小法认为 , 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歧视其实更多是偏见和误解 。 有招聘单位曾对小法回复:“你们是教育部改革后培养的第一批非全日制研究生 , 质量还有待观察”“非全日制的文函效力较低” 。 “很多招聘单位使用招聘自主权拒绝了非全日制研究生 , 研究生有时候反而不如本科生好找工作 。 ”小法说 。
“我特别希望注销自己的微博账号 , 因为那意味着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方面同权 , 在人才引进、住房、评职称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 这个群体有了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 。 ”小法告诉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道歉不应是终点
2016年教育部就曾下发关于统筹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 , 2017年统一组织实施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培养 。 时隔三年 , 为什么还会有这种就业歧视的现象发生?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 他阐述了这种就业歧视现象背后的原因 , 并提出了一些关于解决“非全日制”就业歧视的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