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的诗教需要注重“用户”思维

  今年北京市高考语文“微写作” , 要求考生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快递小哥写首诗 , 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 高考作文向来是“体裁不限 , 诗歌除外” , 而这一举动让人们再次审视诗歌和诗教的意义、价值 。 诗教事关国民人文素养和创造力培养 。 近年来 , 国家逐步重视诗歌教育 。 2019年秋季学期起 ,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率先在6省使用 , 其中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专门就诗歌写作提出了要求 。 此外 , 全部教材共选用67篇古代诗文 , 占全部课文数的49.3% , 诗词比例大幅提升 。

  不同于传统社会 , 当代诗教是在互联网以及媒体融合背景下展开的 , 可以说赶上了融媒体时代 。 在一项针对中小学生古诗词传播情况的调研中显示 , 有64.6%的学生以网络媒体作为日常接触诗词的主要途径 。 互联网发展催生了数字生活空间的形成 , 在这个由信息构成的数字世界里 , 每个参与者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 他们主动参与信息的生产、传播、接受、加工等全部环节 。 传播方式的改变 , 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 也促使诗教变革 。 在“得到App”“喜马拉雅App”“蜻蜓FM”“荔枝FM”等新媒体平台上 , 蒋勋的“诗词中真诚与感动”“杨雨品最美古诗词”“康震品读古诗词”“王立群品经典宋词”“郦波品读唯美诗词名篇”“小学生必背古诗欣赏”“六神磊磊读唐诗”“为你读诗”等诗教节目都有较高的播放量 。

  新媒体为诗教提供了广阔平台 , 但现有内容仍难以满足数以亿计诗歌爱好者多层次、多方面的学习需求 。 同时 , 传统课堂诗教缺乏系统性、权威性诗教体系;较注重技法传授 , 缺乏境界教育;注重古典诗词背诵、解读 , 缺乏创新引导等 。 融媒体时代 , 诗教如何开展?

  从印象式点评走向文学、文化阐释

  笔者曾选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语文通行教材20首古诗 , 作为考察诗教效果的篇目 。 其中只有《咏鹅》能被88.25%的学生背诵 , 半数以上学生只能背诵11首 , 传统课堂诗教的效果并不理想 。 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只把诗当作认识对象 , 背诵、应考 , 切断了诗与人生的血肉关联 , 忽视了诗的境界对人生的滋养 。 我把它定义为“认识论诗教观” 。 《中国诗词大会》脱颖而出的白茹云在后来的《经典咏流传》节目中 , 深有感触地说 , 诗中的境界已融入她的血脉 , 汲取了诗的力量 , 才勇敢走过人生困境 。 因此 , 不能停留在认识、背诵阶段 。 有效诗教需要“三打通” , 打通诗与人生 , 打通现实与理想 , 打通历史与未来 , 让诗中境界照亮现实世界 。

  第二个原因是忽视了诗教的“无用之大用” 。 不少学生坦言:不是不爱诗 , 而是诗意的渴望被实用知识、各类考证压得喘不过气 。 这恰恰最需要诗教鼓舞斗志、慰藉心灵、校准航向 。 诗教不仅关系个体的成长 , 也关乎民族的精神气度 。 诗的审美意识能激活人的创造性 , 超越具体事物之所“是” 。 比如 , 常人眼里的黄昏时分 , 山雨欲来 , 诗人却写出了“数峰清苦 , 商略黄昏雨” , 清苦、商略是诗人审美眼光的独到之处 。 诗教就是要揭示诗人的想象世界 , 从中慢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超越精神 。

  传统诗教的背诵、点评有其熟能生巧、直观、重感悟的优势 , 也存在不足 。 叶嘉莹、杨义都曾指出感悟诗学缺乏清晰的阐释 。 当代评论家谢有顺也说:“现在很多诗歌鉴赏词典 , 包括许多诗歌赏析文章 , 都只讲对一首诗的总体印象或结论 , 什么沉郁 , 放达 , 悠远的诗意呀 , 充满人生的感慨呀 , 但诗里究竟是如何表现沉郁 , 如何感慨人生的 , 并无具体的分析 。 对于普通读者 , 如果只讲结论 , 是无法让他们热爱诗歌、沉迷诗歌的 , 必须带他们进入一个生动、细致、深刻的诗歌世界 , 才能让他们领悟诗歌 , 并激发起他们对诗的向往 。 ”从印象式点评走向文学、文化阐释 , 文本细读 , 打开丰富的意义空间 , 才能触动心灵 , 增强诗教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