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之意|梁山好汉前期为什么总打胜仗?且看梁山头领们的“智术”!

战争胜负 , 决定于政治、经济等条件的较量 , 也决定于战争指挥者战略战术的较量 。 梁山好汉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 从只有几员战将、几百土兵发展到拥有一百单八将、十万雄兵的庞大队伍 , 义军首领的奇谋方略是起了巨大作用的 。 充分显现因事设奇、谲敌制胜的谋略思想 , 是《水浒》中战争的一个突出特色 。 也正是《水浒》的魅力所在 。
路之意|梁山好汉前期为什么总打胜仗?且看梁山头领们的“智术”!
文章图片
《水浒》中展示了运筹帷幄料敌决胜的一幕幕战争图景 。 描绘了丰富多彩的斗智情节 。 那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战争画面 , 给人以“唯智者胜”的思想启迪和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
战秦明就是一例 。
青州兵马指挥司统制秦明 , 被慕容知府请来围剿梁山 。 花荣等人针对秦明性急的弱点 , 预先订下“先须力敌 , 后用智取”的一套计策 。
先是“制造假象” , 引诱秦明四处奔逐 , 达到疲惫对方之目的;接着 , 四面埋伏 , 八方出击 , 以挫伤秦明的锐气 , 使之暴跳如雷 , 鲁莽从事 。 继而配以炮轰水淹 , 消灭敌方兵力;最后 , 巧设陷坑 , 实现“擒贼擒王”的最终目的 。 这套充满智谋思想的战术 , 被评点家们誉为“堪比诸葛孔明火烧新野” , “酷似诸葛武侯七擒孟获手段” 。
路之意|梁山好汉前期为什么总打胜仗?且看梁山头领们的“智术”!
文章图片
再如 , 有关宋江吟反诗、戴宗传假信、江州劫法场 。
这可谓一波三折、动人心魄的“系列化”智斗情节 。 江州通判黄文炳从宋江题诗中 , 悟出“反意” , 并查证宋江乃是一名囚徒 , 于是促使官府捉拿宋江归案 。 这里显示了黄通判的狡猾 。 为后面事件发展奠定了情节与性格的基础 。 戴宗让宋江装疯以求蒙混过关 。 虽然宋江疯态逼真 , 但黄通判却能从宋江笔迹、发疯时间等细微处 , 断定是假疯态 。 于是 , 黄通判让蔡九知府修书封 , 立即“差人星夜上京师” , 请示蔡京如何处置宋江 。 吴用获取此信 , 决定“将计就计” , 派戴宗传假信 , 以求从中行事 。 不料 , 狡诈多端的黄通判审处、拷问出戴宗传信的真相来 , 由此可见 , 黄通判似乎比吴用“智高一筹”了 。
路之意|梁山好汉前期为什么总打胜仗?且看梁山头领们的“智术”!
文章图片
由此也造成文势的骤然一跌 , 情节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突变 。 紧接着 , 吴用错后知错 , 并立即采用了新的灵活机智的策略战术 , 去适应突变了的新事态 。 他当机立断派人飞速下山 , 于是有了众好汉充当谍报人员乔装混入法场 , 大战一阵并胜利地劫了法场 , 救了宋江的情节 。
由此可见 , 吴用的智谋毕竟比黄通判“更胜一筹” , 这便是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 , 一山还比一山高” , 计高者胜的生动战例 。
路之意|梁山好汉前期为什么总打胜仗?且看梁山头领们的“智术”!
文章图片
《水浒》里智术的核心是什么呢?
是一种“兵不厌诈”、“里应外合”的谍报谋略 。
这从作品对间谍形象与谍报工作的大量、深刻、鲜明的艺术描写中 , 即可看出 。 全书刻画了大批间谍人物 , 仅正面展开描写的间谍战就有二十六场 。 这间谍与用间法是梁山义军战略战术的核心 , 几乎所有重大军事行动和战役战斗 , 都依仗着用间法和“诈骗术”的实施 。 正所谓“兵者 , 诡道也” , “兵以诈主” 。
书中在“诈”字上演出了一连串跌宕多姿的故事 。 有制造假书信的;有制造假情报的;有制造战争假象的 , 如清风山大战时 , 宋江让小喽罗手执红旗 , 东奔西突 , 使敌方误认为是大部队;有人员的伪装 , 更有形形色色的“冒名顶替” 。
路之意|梁山好汉前期为什么总打胜仗?且看梁山头领们的“智术”!
文章图片
《水浒》的智术还充分体现在“里应外合”的巧妙运用上 , 使“里应外合”蓄含着奇谋高智 。 例如 , 有单身潜入作内应的 , 呼延灼归降宋江后 , 甘心充作内应 , 他以一时的蒙骗手段 , 诱使青州城守城军士大开城门 , 而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入城内 。 这使人有猝不及防、魂悸魄动之感;有采取小股力量潜入做内应的 , 如孙立等人的混入祝家庄 , 是将真相隐蔽起来 , 欺骗对方 , 以虚假身份公开大肆活动 , 而后伺机大杀回马枪 。 这举动是打破祝家庄的关键环节之一 , 它“外松内紧” , 使人荡气回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