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之意|从他的用兵艺术和治军思想就可以看出来,朱元璋杰出的军事才能
朱元璋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 。 朱元璋一生中亲自谋划指挥的大战役有十多个 , 直接指挥和间接指挥的大的战斗就难以胜计了 。 他指挥的大大小小的战役和战斗,都以自己的胜利而告结束,其中西征陈友谅、东攻张士诚和北上灭元诸役的作战指导,可谓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佳篇,而潘阳湖之战的作战指导,则是我国水战史上以弱胜强的成功战例 。 《明史记事本未》上称赞朱元璋:
“运筹万里、料敌如神、明见万里外”
从朱元璋指挥的战役战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用兵的艺术 。
文章图片
1、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
在战争指导上,朱元璋主张要谨慎、持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骄傲大意,不轻举妄动 。 在对待敌人的态度上,他把小敌当作大敌来打,把弱敌当作强敌来打,不因小敌而轻战,不因弱敌而粗心,不因胜利而骄傲 。 他常告诚部将:
“土不可恃广 , 人不可恃众”,“每临小敌,亦如大故”,
才能不断夺取战争的胜利、在重大决策上,朱元璋总是先问刘基等人详细研究,然后召来部将商计,认真倾听大家的意见,集思广益,避免决策错误 。
将领们出征,元璋授照
【路之意|从他的用兵艺术和治军思想就可以看出来,朱元璋杰出的军事才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的“古来之道”,让将领们根据变化着的实际情况临机处置 。 同时,他也根椐所得军事情报和自己的作战经验,设想出一些攻取方略,通过写信或口信的办法,随时传给前方主将 。 重大战役进入关键阶段,他还要亲赴前线,与诸将一起分析军辜形势 , 研究作战方案 。 对重要的作战对象、朱元璋一般采取先去其“枝叶”,后动其“根本”的方略,以便出师“稳操胜券” 。
进攻张士诚时,他先”翦其肘翼”,然后“捣其腹心” 。 北上灭元时,虽然已经统一了江南,在兵力对比、物力对比、人心对比等方面均已占了优势,但朱元璋却不同意常遇春直取元都的意见,仍采取“先枝后本”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进一步,巩固一步,逐次消灭元军 。
朱元璋总结自己用兵经验时说:
“我自起兵以来 , 与诸豪杰相角逐 , 每临小敌 , 亦如大敌 , 所以能够致胜” 。
用兵持重,稳步推进进,不冒险轻敌,确实是朱元璋在军事上失误比较少 , 每战都比较有把握地取得胜利一个重要原因 。
2、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力避两面作战 。
朱元璋认为,用兵之妙,在于每次攥紧一个拳头,打一个目标 , 不两面作战 。 因此,他在制定战略时,注意根据敌人的特点利用矛盾、不两面树敌,力避两面作战或入重围 。
比如,打西方的陈友谅时,他就拉拢东南的方国珍,麻痹北方的察罕,稳定东面的张士诚;在进攻张士诚时,则联络西面的明玉珍和南方的方国珍;北上灭元时,朱元璋分析守在秦陇的元将扩廓木贴儿、李思齐、张良弼之间虽有矛盾、但他们都是百战之余,决不肯轻易屈服,如果大军在未破元都之前西攻秦陇 , 就会促成他们联合起來进行抵抗,造成我陷入“两面作战,以一敌三,丧失主动”的困境.因此采取出其不意,直取元都,然后西攻的方略,这样就较好地避免了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 。
3.把军事进攻和政治攻势紧密结合起来 。
朱元璋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作战胜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全军将士是否团结 。 团结一心的军队必胜,人各一心的军队必败 。 要取得战争的胜利,不但要使自己军队的内部团结,而且要使敌军内部分化瓦解 。 因此朱元璋坚持在军事进攻之前和军事进攻之中,瓦解敌军,分离其民众,使之不攻自破 , 不战而降 。 政治攻势的方法主要有两个:
一是发布檄文 , 数落敌方的“罪状”,提出有利于瓦解敌方力量的策略性政治口号 。
二是规定军队要严守纪律,用守纪律的行动来扩大自己军队在敌方的政治影响 。
进攻张士诚之战和北上灭元之战所以进展比较顺利 , 朱元璋和刘基、宋濂等组织发起的强大有力的政治攻势是一个重要原因 。
推荐阅读
- 娱乐青丝|刘备有了统一天下的实力,可关羽使他的努力付诸东流,汉中之战后
- 唐唐史纪|竟然是一位著名诗人,我们小时候都学过他的文章,唐朝第一贪官
- 瑶瑶聊历史|关羽之死:他的赤兔难脱干系!
- 博易谈历史|击毙数万日寇,鬼子听到他的名字就怕,一战打得日寇怀疑人生
- 历史得印记|他的名字怎么读?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姓氏?,陷害岳飞的万俟卨
- 泽宇讲历史|他的四个孩子后来过得怎么样了,革命英雄方志敏年仅三十六岁牺牲
- 小懒猫yen|却不知道他的母亲被称为隋唐第一奇女子,世人只知道李世民厉害
- 汉中育儿|他的墓用现代技术都无法挖掘,只因一个寡妇,古今中外第一个皇帝
- 文史怪|在位33年,历史专家都找不出他的缺点?他是谁,古代最完美的皇帝
- 小天说历史|最终他的结局如何了?,马忠杀了刘备的得力爱将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