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他拼死护卫国家,最终以身殉国,死后17年却不许下葬( 四 )
7月30日 , 日本政府召开紧急内阁会议 , 商讨对策 。
有人力主立即派遣讨伐大军 , 趁机占领朝鲜 , 以挑起对中国的战争 。
朝鲜形势岌岌可危 。
清政府了解到朝鲜局势后 , 担心日本借机介入 , 派马建忠、丁汝昌东渡朝鲜平定祸乱 。
丁汝昌等奉命率“威远”“超勇”“扬威”三舰于8月9日前往朝鲜 。
日本军官见到中国船舰赶在了前面 , 不敢轻举妄动 , 便与丁汝昌等以礼相见 。
丁汝昌深知来者不善 , 不为虚礼所蒙蔽 , 猜度日本方面一定会有大批军舰陆续赶来 。
于是他与马建忠议定 , 解决这一叛乱必须先软禁祸端首脑李昰应 。
当即囚禁李昰应 , 擒拿乱党 , 援助朝鲜国王复位 。
丁汝昌亲率小队 , 以肩舆拥李昰应就道 , 冒雨连夜赶了一百二十里路 , 次日到达南阳海口 , 将李昰应送到“登瀛州”兵轮上 。
立刻解送天津 , 迅速将其幽禁在保定 。
可谓兵贵神速!
就这样 , 丁汝昌等动作迅速 , 使日本的干涉阴谋未能得逞 。
平息壬午兵变 , 是北洋创办新式海军以来的第一次对外军事行动 。
清廷在平定壬午兵变过程中体会到海军行动之迅速和震慑力之强 , 对北洋海军甚为满意 。
9月14日 , 清廷应李鸿章的奏请 , 任命丁汝昌为直隶天津镇总兵 , 统领北洋水师 。
清廷也将象征身份和荣誉的黄马褂赏赐给了丁汝昌 。
文章图片
统领水师的丁汝昌 , 决心将北洋海军训练成保卫祖国海疆的坚固长城 。
虽然已经是年过半百的人了 , 但舰队出洋、操演、应战 , 丁汝昌都身先士卒 , 亲自登舰督率 , 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
他励精图治 , 事必躬亲 , 对与舰队训练有关的一切事务都抓得很紧 。
演习中他常常一天几次改变阵形 。
甚至给旅顺船坞的信中说:“前超、扬请制边炮铁螺丝桩共八个 , 曾经送样 , 蒙允照办 。 ”
1888年5月5日至16日 , 李鸿章出海巡视舰队 。
李鸿章巡视结束 , 丁汝昌根据其命令立刻着手起草《北洋海军章程》 。
10月 , 章程颁行 , 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
五十二岁的丁汝昌步入了他军旅生涯最辉煌的时期 。
这时的北洋海军 , 有威武的铁甲舰和新式巡洋舰 , 有一批训练有素的海军军官 , 实力堪称亚洲第一 , 让全世界瞩目 。
丁汝昌极其重视海军专门人才培养 , 他受命于国家危急之时 , 想把北洋海军建成一支无敌之师 。
他担任北洋海军提督后 , 清廷根据他的提议在威海刘公岛筹建了北洋海军学堂 , 在旅顺口和威海设立了水雷学堂 , 在威海还设立枪炮学堂 。
他对刘公岛的军事设施作了总体规划 , 修建了炮台、子弹库、信号台、船坞、电灯厂、靶场、旱井等军事设施 。
毫不夸张地说 , 丁汝昌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北洋海军建设上了 。
但是 , 个人的力量在时代面前总是显得孱弱不堪 。
文章图片
封建专制从根本上束缚着北洋海军的发展 。
巨大的船舰在海面上蔚为壮观 , 轰鸣的雷炮震人心魄 , 这让清廷洋洋得意起来 。
拉帮结派、任人唯亲的习气渐渐在军中扩散开来 , 军纪逐渐由严明走向松弛 。
同时 , 北洋海军聘用的洋人也不乏骗子和冒险家 。
如担任副统带的英国人马格禄只不过在英国拖船上当过船长 , 实为一个酗酒之徒 , 对军事一无所知 。
美国来的顾问浩威夸海口说在洋面上能轰击敌船二三只 , 实则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
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更是北洋海军发展的最大障碍 。
为了隆重庆祝1894年她的六十大寿 , 她下令修建颐和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