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十佳公诉人暨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活动之"上海站"备赛记

采访人员近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了解到,最高检政治部和第一至第四检察厅决定于今年下半年联合举办第七届全国十佳公诉人暨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活动 。 
最高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竞赛旨在积极适应司法责任制改革、诉讼制度改革、捕诉一体改革对刑事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以业务竞赛为抓手,促进“学、练、训、评、赛”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刑事检察队伍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 。 
据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院,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检察院分别推荐4名参赛选手参赛,总计132人 。 
目前,来自全国刑事检察业务条线的132名参赛选手正在进行紧张集训 。他们在备赛过程中有哪些心得体会?这样一次在历练中成长的机会,又触发了怎样的思考?在紧张的集训之余,多位选手接受了采访人员的采访 。上海即是采访人员采访的第一站 。 
第一站:上海 
受访参赛选手: 
王舒 上海市检察院第一分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 
周健 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 
采访人员:这是你第几次参加全国十佳公诉人竞赛?在备赛过程中,如果可以定格,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 
王舒: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十佳公诉人竞赛 。过去我长期奋战在侦监条线,捕诉一体改革后才走上公诉席 。与改革前就从事公诉业务的同事们相比,我仍需进一步学习 。于我而言,此次竞赛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使我深刻体会到资深公诉人严谨的作风、敏捷的思维和严密的知识体系,这些都让我受益无穷 。 
周健:2017年我参加过上海市优秀公诉人竞赛 。今年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十佳公诉人竞赛 。我们是从7月中旬开始集中备赛的 。一个多月以来,令我最难忘的莫过于一幕幕挑灯夜战和激烈辩论的场景 。为了全面高效梳理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理论和实务问题,我们4位选手根据工作经历和优势特长分别认领任务,每天晚上利用一个小时对梳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讨论 。在意见不一致时,讨论的场景犹如一场小辩论赛 。正是这一幕幕激烈辩论的场景,让大家不再局限于个案的结论,而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 
采访人员:回顾今年在上海市参加选拔赛的经历,哪个环节最吸引你?当时自己的表现如何? 
王舒:辩论赛环节令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挑战,既新鲜又刺激 。在选拔赛时,我抽签遇到的对手是一位优秀的资深公诉人 。他一身正气,满腹诗书 。在与他辩论过程中,我对法学、社会学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充分感受到了辩论的魅力 。 
周健:这次上海市的选拔赛经历了28进8、8进4的比赛过程,包括业务笔试、业务答辩和案例辩论等环节 。就我个人而言,最喜欢的是业务答辩环节 。因为业务答辩更趋于理性平和,也可以全面考察个人的理论和实务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专家的对话,能够拓展思路 。 
在选拔赛中,我抽到的题目中有一个涉及交通肇事的案例,考察道路交通责任事故认定在刑事诉讼中的审查、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竞合关系等理论知识点 。交通肇事案件较为常见,但我却迟迟下不了结论,特别是对逃逸在责任认定中的作用与刑事追诉标准中的评价如何取舍有些迟疑 。通过与专家数个回合的交流,我理顺了思路,比赛结束后又进行了深入研究学习,对这类问题的理解更深刻了 。 
采访人员:如果说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历练,那么,比赛中你最大的成长点是什么? 
王舒:一代又一代的检察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这些优秀的素质可以从比赛各个环节中彰显出来 。在备赛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领会到立法者的用意和司法者的使命 。尤其是在办案过程中,“工匠精神”是不可或缺的 。 
周健:日常办案往往是问题导向,但备赛的过程是全方位的整合梳理,是将法条背后的原理融会贯通的过程,我常常有一种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 。通过备赛中对疑难复杂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有些理念将会影响我今后的办案工作 。一起备赛的小伙伴们,有的擅长熟背法条,有的擅长理论分析,他们的专业令我钦佩,也是我前行的动力,使我充分意识到了学懂弄通、学思践悟的重要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