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孙权|孙皓继位后,为何命人刻下了《天发神谶碑》,暗藏着这样的原因

三国时期 , 东吴统治者孙皓为了能够显示自己皇位的正统性 , 特意命人雕刻了一块著名的石碑 。此石碑素来被后世金石专家所推崇 , 并留下了不少版本的碑帖 。可奇怪的是 , 如此一块传奇的石碑 , 最后居然不知所踪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块著名的石碑究竟是什么?它又会流落何方?如果您想知道 , 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三国两晋南北朝,孙权|孙皓继位后,为何命人刻下了《天发神谶碑》,暗藏着这样的原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本文所有图片 , 全部来自网络 , 感谢原作者 , 如侵犯您的权利 , 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图片与内容无关 , 请勿对号入座)
三国时期 , 东吴孙权坐拥江东广袤之地 , 靠着父兄打下的基业雄距一方 , 成为三国鼎立中的重要一员 。在黄龙元年时 , 孙权在群臣的推举之下登基称帝 , 建立了吴国 。吴国皇帝共传4世 , 分别是孙权、孙亮、孙休以及孙皓 。
不得不说 , 在东吴大帝孙权驾崩后 , 吴国上下群龙无首 , 新登基的小皇帝孙亮难以驾驭群臣 , 终被权臣所废 , 致使会稽王孙休被拥立为帝王 。可令人想不到的是 , 孙休在位期间虽励精图治 , 颁布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良政 , 却寿命极短 , 仅仅在位六年后便撒手人寰 。
三国两晋南北朝,孙权|孙皓继位后,为何命人刻下了《天发神谶碑》,暗藏着这样的原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随着孙休的去世 , 吴国上下一时又陷入了重新推选皇帝的混乱状态 。朝臣们考虑到时逢乱世 , 必须要有一位成年君主主持大局方可 , 于是便推选孙氏宗室中最年长的孙皓作为新皇帝 。孙皓是典型的纨绔子弟 , 刚登位时还能勉强做到从容理政 , 可是到了后来 , 性格愈加残暴且嗜好杀戮 , 致使朝廷上下人心不稳 , 政局日渐险恶 。孙皓虽然昏庸却也不傻 , 考虑到稳定政局的目的 , 他便开始以“天降谶语”的形式蛊惑天下 , 继而令人雕刻了一块名为《天发神谶碑》的石碑 。
三国两晋南北朝,孙权|孙皓继位后,为何命人刻下了《天发神谶碑》,暗藏着这样的原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天发神谶碑》虽是一块石碑 , 却与三国时期其他种类的石碑完全不同 , 书碑作者在雕刻碑文时 , 采用了一种以“隶书写篆”的形式 。凡是字体横画 , 皆仿照隶书之横画 , 凡是字体直竖 , 却都书写成倾倒的韮菜叶片状 。正是因为如此 , 《天发神谶碑》碑文也被称为是“倒韮篆”或是“鸡脚篆” 。
据金石专家称 , 《天发神谶碑》碑文文字犀利坚硬 , 且略显险峻诡异 , 字形棱角分明极具威严厚重之态 , 是历代大小篆雕碑作品中前所未见的珍品 , 一直在金石、书法界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
三国两晋南北朝,孙权|孙皓继位后,为何命人刻下了《天发神谶碑》,暗藏着这样的原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 在千百年的流传之中 , 《天发神谶碑》的碑帖一直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 , 为后世金石学者提供了宝贵的临摹资料 。然而有一事令人不解 , 《天发神谶碑》的碑石原物居然不知所踪 , 甚至连史书记载都对其只字未提 。《天发神谶碑》究竟在何处?后世学者提出了两种可能 。
【三国两晋南北朝,孙权|孙皓继位后,为何命人刻下了《天发神谶碑》,暗藏着这样的原因】第一种说法认为 , 《天发神谶碑》很可能早已经毁于大火之中 。从史籍资料中可以得知 , 《天发神谶碑》最早藏于南京的天禧寺中 , 在宋元祐六年之时 , 一位胡姓宗师见碑文特殊 , 便将其转运至司后圃筹思亭安置 , 后又经过多方辗转 , 又移送至江宁学尊经阁之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