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纪念夏衍诞辰120周年 经典海派话剧《上海屋檐下》今秋再现申城

:原题为_文汇报|纪念夏衍诞辰120周年 经典海派话剧《上海屋檐下》今秋再现申城。
中国戏剧史、电影史不会忘记夏衍这个名字——与老舍《茶馆》齐名的《上海屋檐下》 , 以及《林家铺子》《祝福》《故园春梦》《春蚕》等一长串电影剧本 , 在新中国的文艺史上留下了丰厚的一页 。 今年正值夏衍先生诞辰120周年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时隔五年 , 再度推出海派经典话剧《上海屋檐下》 , 10月23日起至31日重回舞台 。
夏衍是中国著名文学家 , 电影、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 他曾担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第一任院长(兼) 。 在他的戏剧创作中 , 创作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首推《上海屋檐下》 。 该剧故事以上海弄堂为背景 。 在一天的时间里 , 展现了经历不同、性格各异的五户人家的命运 , 反映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社会中的一个横断面 , 描写了生活在大城市底层的一群小市民和贫苦知识分子平凡的生活 。
《上海屋檐下》写于“七七事变”前夕 , 它展现了居住在上海弄堂之中的小人物群像 。 小学教师赵振宇生活拮据却喜欢“穷开心” , 以得过且过的心态安贫乐道;大学毕业生黄家楣家庭困顿 , 自己又肺病缠身 , 却善意地蒙蔽前来探望的老父;施小宝被迫卖身 , 常受流氓的欺诈纠缠 , 忍辱含辛;老报贩失去了爱子孤苦无依 , 终日哼着《李陵碑》中“念娇儿”的曲子 。 作家有意把剧情发生的时间放在一个闷热难耐的黄梅时节 , 象征着抗战前夕的社会氛围——人们在无奈愤懑中挣扎 , 而正是在这种灰色生活的下方 , 汹涌着生活的诗意潜流 , 预示着革命的风暴即将到来 。 这部作品不仅是严谨的现实主义剧作 , 而且可以说是夏衍先生在话剧创作上美学思想转变的标志——通过“小人物”形象自身的感情和愿望去唤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
这出1937年春创作的三幕话剧 , 在中国话剧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 在这部话剧中 , 夏衍没有采用以往的历史剧创作手法 , 选用一些历史人物或是英雄人物来铺陈故事 , 而是将目光放在他生活过十年之久的弄堂内的老百姓身上 。 正如他自己所说 , “《赛金花》之后 , 我在写作上有了一种痛切的反省 , 我要改变那种‘戏作’的状态 , 而更沉潜地学习更写实的方法 。 ”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取材 , 成为了夏衍戏剧创作最显著的艺术特征 。
作家是如此熟悉自己笔下的人物 , 他说:“我在这种屋檐下生活了十年 , 各种各样的小人物我都看到过 。 像黄家楣家里 , 父亲从乡下来看儿子 , 结果是大失所望而归;施小宝那样的人 , 也看到过 , 本性都是善良的 。 ”正如作家平和、内向的性格 , 气质内敛含蓄而不善张扬 , 《上海屋檐下》好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 真实而朴素 , 简洁而生动 。
【文汇报|纪念夏衍诞辰120周年 经典海派话剧《上海屋檐下》今秋再现申城】由王筱頔导演 , 桑琦担当舞美设计的话剧《上海屋檐下》首演于2007年 , 2015年复演 。 导演王筱頔表示:“该剧完全忠实于原著 , 希望带给观众现实主义的朴素 ,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 , 对于最经典的东西始终要保持敬畏之心 。 ”除了《上海屋檐下》复演之外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特别策划“剧场的耳朵”夏衍文选特辑 , 特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十位演员朗读十篇夏衍文选 , 致敬这位具有杰出贡献的艺术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