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节目】满载着巴金回忆的小说《家》是如何搬上银幕的?

【巴金|【节目】满载着巴金回忆的小说《家》是如何搬上银幕的?】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节目】满载着巴金回忆的小说《家》是如何搬上银幕的?
在1956年上映的电影《家》里 , 高家的长孙觉新屈从于父母之命 , 放弃了自己的爱情 , 而被迫迎娶了李家小姐 。 这部电影改编自巴金先生的同名小说《家》 。 影片里展现的故事 , 很多正是源于巴金青年时期的亲身经历 。 那么电影《家》的故事是如何诞生的 , 这部 1956年登上银幕的作品 , 又是为何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 成为至今流传甚广的电影改编版本呢?
巴金|【节目】满载着巴金回忆的小说《家》是如何搬上银幕的?
本文插图

电影《家》海报
谈到小说《家》的创作经历 , 巴金在他的自传中这样写道:写的时候我没有遇到任何的困难 。 我的确感觉到生活的激流向前奔腾 , 它推着人物行动 。 高老太爷、觉新、觉慧 , 这三个主要角色我太熟悉了 , 他们要照自己的想法生活、斗争 , 或者作威作福 , 或者忍气吞声 , 或者享乐 , 或者受苦 , 或者胜利 , 或者失败 , 或者死亡……下笔的时候我常常动感情 , 有时丢下笔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 有时大声念出自己刚写完的文句 , 有时叹息呻吟、流眼泪 , 有时愤怒 , 有时痛苦 。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人生经历 , 让巴金在写作《家》的时候这么动情呢?
巴金|【节目】满载着巴金回忆的小说《家》是如何搬上银幕的?
本文插图

青年巴金
巴金留学法兰西期间 , 就萌生了创作小说《家》的心思 。 但当时他给小说起的名字是“春梦” 。 在《关于〈激流〉》的文章里 , 巴金这样解释道 , 自己出生在专制的封建大家庭里 , “那十几年的生活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梦魇!”表面上富裕繁华热闹 , 却上演着一出出闹剧、悲剧 , 终于走向衰亡 , 犹如黄粱一梦 。 那么巴金笔下的这篇小说 , 最后又是为何更名为《家》的呢?
巴金|【节目】满载着巴金回忆的小说《家》是如何搬上银幕的?
本文插图

小说《家》
1933年 , 由巴金创作的小说《家》在上海出版 。 这部作品不仅奠定了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 也在社会上引起广大反响 。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 《家》已经先后四次被内地和香港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 , 其他改编的话剧、越剧等更是数不胜数 。 而在诸多改编作品中 , 要数上海电影制片厂于 1956年拍摄的同名影片最为观众所熟知 。 那么这部电影如何展现巴金笔下丰富的人物和内心世界呢?
巴金|【节目】满载着巴金回忆的小说《家》是如何搬上银幕的?
本文插图

电影剧照
在电影《家》中 , 演员最难拿捏的角色要数大家族的长孙觉新了 。 这是巴金根据自己大哥的真实事迹创作出的人物 , 觉新身上既有对封建大家庭软弱妥协的一面 , 也有向往新思潮 , 和渴望自由的心声 , 充满了矛盾的情感 , 因此塑造起来十分困难 。 扮演觉新的艰巨任务交给了孙道临 。 此前他凭借主演1949年的电影《乌鸦与麻雀》 , 在文化部 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 。 他还主演了战争电影《渡江侦察记》 , 剧情片《大团圆》等等 , 经验丰富 , 广受观众好评 。 把觉新这个角色交给孙道临 , 导演心里的石头应该说是落了地 。 然而刚接触剧本 , 孙道临却对饰演觉新这个角色有些抵触心理 , 这是为什么呢?
巴金|【节目】满载着巴金回忆的小说《家》是如何搬上银幕的?
本文插图

孙道临
更多精彩内容 , 锁定8月29日6:30播出的湖北卫视《大揭秘》电影经典之《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