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笑的青豆|为啥鼓励式教育却没效果?神奇的赏罚,阿伦森效应告诉你本质所在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 , 每个父母都碰到过一个困难:毕竟应该是赞扬孩子多一些仍是批评孩子多一些 。 这个题目拿捏不准 ,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 对于孩子做的事 , 有的家长习惯先批评孩子 , 再去表扬表扬孩子;而有的家长却喜欢先表扬孩子 , 肯定一些孩子的表现 , 再继承说出孩子的不足 。 这两种方式的效果实在是大相径庭的 。
心理学中“阿伦森效应”就解释了人们对于批评和表扬的反应情况 。 父母可以把其用在孩子教育中 , 做到事半功倍 。 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阿伦森效应” , 但你又是否了解它 , 并能运用好它呢?
会笑的青豆|为啥鼓励式教育却没效果?神奇的赏罚,阿伦森效应告诉你本质所在
本文插图

跟着奖励减少而导致立场逐渐消极 , 跟着奖励增加而导致立场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 , 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阿伦森效应” 。
将“阿伦森效应”衍伸到性格学中 , 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 , 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和赞扬不断减少的人或事 。 “阿伦森效应”提醒我们 ,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 , 应该尽力避免因为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向不良方向的逆转 。
会笑的青豆|为啥鼓励式教育却没效果?神奇的赏罚,阿伦森效应告诉你本质所在
本文插图

这种方向的逆转 , 经常发生在我们犯了错误或者拒绝别人的要求时 。 犯错误是指自己确实有错 , 让别人的印象变差 , 实为无奈 , 不外日后可以改正 。 但若是因为拒绝别人而让人家心生不满 , 而对自己印象变差 , 甚至不再来往 , 就得不偿失了 。
大院小区里有些小孩子 , 中午休息时间喜欢大吵大闹影响大院其他人休息 , 许多人劝阻都无济于事 , 小孩子反而嘈闹声越来越大 。 一天 , 一位老爷爷对孩子们说 , 我们来玩个游戏 , 谁的声音最大就会赢得一个玩具熊 , 结果果然获胜者成功拿到了奖品 。 第二天老爷爷将奖品改为了两杯饮料 , 孩子们没多大爱好 , 敷衍的闹了一会 , 胜利者拿走了饮料 。 第三天 , 老爷爷将礼品改为一颗糖 , 结果孩子们不乐意了 , 纷纷表示"不玩了 , 没意思 , 要回家" 。 老爷爷通过“正面难攻”的情况下 , 采用“奖励递减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应 , 竟然把困扰大家的"熊孩子们的闹腾"解决了 。
会笑的青豆|为啥鼓励式教育却没效果?神奇的赏罚,阿伦森效应告诉你本质所在
本文插图

阿伦森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效应 , 他把实验职员分成四组 , 让他们对被试给予不同的评价 。
第一组始终表扬赞赏被试;第二组始终贬低否认被试;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 该实验最后得出的数据是 ,
绝大部分的人最喜欢第四组 , 最讨厌第三组 。
泛起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挫折感 。 从一开始的褒奖有加 , 到后来减少赞扬 , 最后直接不再表扬 , 这种递减会让人产生挫折心理 。
会笑的青豆|为啥鼓励式教育却没效果?神奇的赏罚,阿伦森效应告诉你本质所在
本文插图

可以说 , 一次两次的挫折 , 人们还可以承受 , 但连续的挫折打击会让人感到很痛苦 , 并且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 所以 , 连续递增的挫折感极度轻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排斥 。
有人会说 , 拒绝是每个人的权利 , 但拒绝对方后 , 对方会产生不满 。 不外 , 不是所有拒绝都会遭到别人以不满相对待 。 有些具有高明谈话艺术的人 , 在拒绝别人后 , 就不会引发别人的不满情绪 , 只是一次普通的事情而已 , 不会影响彼此间的友情 。
这种人是如何做到的呢?他们的方法是什么?实在 , 这并没有什么特别稀奇的方法 , 就是在拒绝之前 , 先美言一番 , 然后再婉拒对方的邀请 。 说白了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 只不过顺序要换一下 , “先给甜枣 , 后扇巴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