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陈桥兵变与杯酒释兵权的主谋赵普,为相时的丰功伟绩与不光彩一笔( 二 )
五代十国时期 , 武将谋权篡位虽然时有发生 , 但毕竟是谋反 , 稍不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 落得满门抄斩 , 所以陈桥兵变需慎之又慎 , 赵普也深知这个道理 , 成功了便飞黄腾达 , 失败了或许想死都不能 。陈桥兵变发动之前 , 赵普便开始游走于众将之间 , 分析形势 , 同时约定好规矩 , 以防止走漏风声 , 随之又通知太祖亲信 , 让他们布置好接应工作 , 一旦有变随时有后路撤退 , 总之每一点都被赵普安排得妥妥当当 , 这才让赵匡胤兵变毫不拖泥带水 , 直接促进了宋王朝的建立 , 可以说 , 赵宋王朝的建立 , 赵普应当居首功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后 , 北宋王朝建立 , 为了不让宋朝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 , 宋太祖一直小心翼翼 , 奈何太祖毕竟皇位不正 , 仅在陈桥兵变三个月后 , 原后周昭义节度使李筠便起兵反抗 , 太祖亲征 , 途中赵普一再进谏需速战速决 , 太祖采纳 , 最终一举扫平叛乱 。而后不久 ,原后周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又起兵反叛 , 此次赵普再次谏言:“李重进……凭恃长淮 , 缮修孤垒……士卒离心 。……计谋不用 。外绝救援 , 内乏资粮 , 急巩亦取 , 缓攻亦取 。兵法尚速 , 不如速取之 。”太祖听从 , 又轻松的平定这场叛乱 , 自此 , 北宋内部叛乱基本平定 , 下一步便是消灭周围分裂的小国 , 以及收回幽云十六州 , 平定天下了 。
根据当时的形势 , ”先南后北“的作战方略被赵普提出 , 太祖仅用十几年时间便基本统一南方各地 , 在后世看来 , 这项举措无疑是十分明智的 , 如若先攻打北方后汉 , 先不说此时的大辽必定会从中干预 , 仅仅是南方小国也会趁此机会打击北宋 , 对于刚成立不久的北宋王朝来说 , 同时兼顾两地战争无疑是十分不理智的 , 一不小心就会葬送所有 。再者 , 初成立的北宋也没有办法去直面大辽 , 先南后北基本统一之后 , 积攒粮草专心向北方进军才是最理智的选择 。
”杯酒释兵权“这一著名历史事件相信也都耳熟能详 , 主角自然是是宋太祖 ,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这件事情其实并不是宋太祖的功绩 , 一开始太祖是没有这种想法的 , 依然让亲信掌握禁军 , 最终产生这一事件离不开赵普逮着机会就向太祖进谏 “请授以他职” , 太祖不听 , 赵普便再次进谏又分析其中厉害 , 最终在赵普的启发之下 , 太祖害怕陈桥兵变重演 , 这才招来众将 , 杯酒释兵权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然 , 赵普对北宋王朝的贡献远远不及于此 , 在经济、文化、法制等等方面皆有他的影子 , 在此便不一一赘述 。
消极一面
当赵普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且国家大策大多采纳自己的建议之时 , 赵普的心态难免会发生改变 , 这种心理改变的外在体现便是宰相赵普专权 。
赵普专权 , 主要体现在以自我为中心 , 代替太祖决断上面 。宰相是“一人之下 , 万人之上的”高级行政官员 , 但是这并不是说 , 除了皇帝 , 下面的所有官员都要听从宰相的吩咐 , 宰相的具体职责是积极听从下方官员的意见 , 综合考量之后将相对来说比较合理的决策呈现给皇上 , 最终决定权实在皇上手中 。
但是赵普不是 , 首先 , 赵普不会听从下方官员进谏 , 这就导致下级声音没有办法反馈到宋朝的最高决策者皇上那 , 对此事 , 古有记载:“中书印唯宰相得知 , 事无大小 , 尽决于普 , 居正等备位而已” 。
其次 , 赵普常常独断专行 , 代替太祖决断 , 例如宋太祖十分赏识冯瓒 ,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夸奖 , 欲重用他 , 但是赵普则有相左的意见 , 私下打压冯瓒 , 甚至在冯瓒行贿败露之后直接进谏要求太祖处死冯瓒 , 要知道按照当时的法律 , 此事虽然严重 , 但却罪不至死 , 赵普在这里的表现不仅仅是代替太祖的意见 , 甚至有点嫉贤妒能 , 排斥异己 。
推荐阅读
- 五代十国|他,让敌人忌惮不已的一名忠臣良将,却是这样死的
- 辽宋夏金,五代十国|北宋无法拿回幽云十六州,原来是背了唐朝藩镇的大黑锅
- 诗词歌赋,五代十国|美国人将李白诗作译成英文,留学生读过原文后:英文版也配叫诗?
- 五代十国|刘秀:另类的“屌丝”发迹历程
-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五代一文武全才,因做人不到位,身死族灭,令人惋惜
- 辽宋夏金,五代十国|勉为其难的最后胜利——大宋朝澶渊之盟
- 五代十国|每逢紧要关头就叛变,权力越来越大自封宇宙将军,还当上了皇帝
- 五代十国|赵匡胤能“杯酒释兵权”,难道其他皇帝就不知道?
- 辽宋夏金|赵匡胤陈桥兵变杀入皇宫后,俘虏两个小孩,为何留一个,消失一个
- 武侠,五代十国|金庸:三十三剑客之潘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