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电商扶贫“带”走开封特色农货

【电子商务|电商扶贫“带”走开封特色农货】□本报记者龚砚庆实习生童昀本报通讯员宋俊芳
8月25日 , 开封市祥符区 。 范村乡张田村的电商带头人时志恒正带领工人们分拣、打包仓库里的红薯 , 码得整整齐齐的快递包裹正等待着搭上物流货车 。 而离此不远的万隆乡金箔杨村 , “主播”朱成凤正通过直播平台销售红薯 , 打印机打出一张张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 。
像时志恒、朱成凤这样的电商扶贫带头人 , 开封市有470多人、电商企业有40多家 。 他们通过电商直播的途径 , 网销家乡农特产品、吸纳贫困户就业增收 。 尉氏县的河南省田誉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20个 , 其中包含10户贫困户、22名贫困人员 , 同时以高于市场价0.3—0.5元收购红薯 , 带动50多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
“直播带货”带动农特产品销售火爆 , 背后离不开开封市对电子商务的大力支持 。 近年来 , 开封市先后出台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封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 , 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电子商务专项发展资金 , 连续5年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人才培育、园区建设等进行表彰奖励和政策支持 。
今年1至7月 , 开封市通过线上钉钉群和线下面授等形式 , 共举办电商培训72场 , 免费培训各类人员5782人 , 培育了“泥土的清香”“80后村支书”等一批本土农产品网红主播 , 打造了“汴都铺子”“果玥生鲜”“田誉利”“轶诚农家”“慧乡农”等一批本地网络品牌 。
据统计 , 今年前7个月 , 开封市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7.63亿元 , 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7.17亿元 , 带动贫困人员增收800多万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