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文化|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本是悲剧!寄托着千百年人们对爱情的最美想象( 二 )


这些事情都和爱情没啥关系 , 可见 , 此时的人们还没有把七夕节当成情人节来看待 。 转型爱情神话
这么好的爱情素材 , 文人墨客如果不好好利用一下岂能彰显自身才华 。
两汉时期 , 一些文人墨客已经借"牛郎织女"的典故来表达心中对爱情的美好幻想 。 他们绞尽才华 , 只为给这个故事增添更多的传奇绚丽的色彩 。 西汉刘安《淮南子》中记载”七夕乌鹊填河成桥渡织女“的记载 , 东汉应劭著《风俗通义》中也有”织女七夕当渡河 , 使鹊为桥“的神话 。
古史文化|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本是悲剧!寄托着千百年人们对爱情的最美想象
文章图片
创作与汉末时期的《迢迢牵牛星》就是依牵牛和织女的故事情节创作而成:
迢迢牵牛星 , 皎皎河汉女 。
纤纤擢素手 , 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 , 泣涕零如雨 。
河汉清且浅 ,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 脉脉不得语 。
织女因为思恋而无心织纴 , 流泪的时候如同雨水噼里啪啦地落下 。 相隔在银河两边 , 只能含情脉脉地凝视 , 心中有千言万语却无法诉说 。
曾经被这首诗感动得一塌糊涂!
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 , 织女为妇 。 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 , 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可见中汉末三国时期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 。
到了南朝 , 梁任昉《述异记》里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已经具备雏形 , 话说天帝的女儿住在银河东边 , 虽然善于织布 , 但总是郁郁寡欢 , 天帝于心不忍 , 就将她嫁给了银河西边的牵牛郎 。 谁知织女从此荒废了本业 , 只知道男欢女爱 , 天帝大怒 , 于是命令织女“归河东 , 一年一度相会 。 ”
但这个故事咋一看太缺乏内涵了 , 后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工改进 。
比如与董永的故事融合:
晋朝干宝的《搜神记》同时收录了董永和牛郎两人的故事 , 这两个故事中的女主角 , 都叫织女 。 而两个故事的男主人公逐渐合二为一 , 牛郎从此名为董永 。
古史文化|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本是悲剧!寄托着千百年人们对爱情的最美想象
文章图片
"汉朝董永是千乘人 。 年少时就死了母亲 , 和父亲住在一起 。 (父子)一起尽力种地 , (董永)用小车载着父亲 , 自己跟着 。 父亲死了 , 没有什么东西埋葬 , 就自己卖身为奴 , 用(卖身的钱)供办丧事用 。 主人知道他贤能 , 给了他一万钱而且打发他自由地走了 。 董永行完了三年守丧之礼 , 要回到主人家 , 再去做奴仆 。 在道上碰见一个女子对他说:“愿意做你的妻子 。 ”于是董永就和她一起(到主人家去了) 。 主人对董永说:“(我)把钱给了你了 。 ”董永说:“蒙受您的恩惠 , (使我)父得以收葬 。 我虽然是贫穷无知的人 , 一定要勤劳服侍尽心尽力 , 来报答您的大德 。 ”主人说:“(这)妇女会做什么?”董永说:“会织 。 ”主人说:“一定要这样的话 , 只让你的妻子替我织一百匹细绢(就行) 。 ”于是 , 董永的妻子给主人家织绢 , 十天织完了 。 女子出了门 , 对董永说:“我是天上的织女 。 因为你最孝顺 , 天帝让我帮助你偿还债务 。 ”说完升上高空而离去 , 不知到哪儿去了 。 "
可惜的是 , 这个故事并不浪漫 , 织女下凡就是受天帝之命来帮助牛郎的 , 使命完成就直接飞走了 。
之后 , 牛郎董永又与《田昆仑》中的寻母故事结合起来 。 晚唐五代敦煌残卷《董永变文》提到 , 董永的儿子董仲七岁外出寻母 , 有道士孙宾告诉他:阿耨池边澡浴来 , 先于树下隐潜藏 。 三个女人同作伴 , 奔波直至水边旁 。 脱却天衣便入水 , 中心抱取紫衣裳 。 此者便是董仲母 , 此时羞见小儿郎 。 ”
这些人物故事的融合虽然加深了"牛郎织女"故事的丰富度 , 但是并未引发人们广泛的传播 。 牛郎织女的故事成型
到了明朝 , 市井文学的发展进入到巅峰时期 , 突破传统礼教约束的作品越来越多 , 尤其是男女追求爱情的题材 。 在这一背景下 , "牛郎织女"的故事成了人们寻求理想爱情的绝佳素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