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技术创新的差异及对我国的启示( 二 )
(三)从创新的制度模式看美国既有以大公司为主的波士顿创新模式 , 又有以小公司为代表的硅谷创新模式 。 从对美国“新经济”的贡献看 , 硅谷的作用无疑要大于波士顿 。 这些小公司的特征是组织松散 , 类似由工程师组建的合作组;职员共同参加策划和行政管理 , 享有同等利润分成的股票期权;强调冒险精神、个人主义、愿意接受不同的文化 , 企业内部充满了灵活性的创新精神;有研究性的大学(如斯坦福和伯克立加州大学)为其提供技术和知识支持等 。 这样的组织架构比等级森严的大公司更有利于产品创新 。另外 , 独特的文化也为美国的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 比如 , 美国人对破产的态度跟日本人截然不同 , 在美国 , “破产是一种权利” , 硅谷对失败的宽容气氛 , 使人人都跃跃欲试;跳槽在硅谷也十分普遍 , 而社会不仅接受这种变动 , 而且还认为是理所当然 。 这种分散化和流动性的环境加速了技术和技能的扩散 。日本的技术创新与美国很不相同 。 日本的大企业和与其有联系的企业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企业群体 , 技术创新主要在企业群体内进行 。 母公司在金字塔顶端 , 具有最高权力 , 众多分包企业处于金字塔的中下层 , 他们附属于大企业 , 任务是为与其直接联系的上层企业提供产品 。 金字塔集团的技术研究通常都由这些小公司进行 , 并把研究成果逐渐传递给母公司 , 帮助母公司设计产品部件并经常性地予以改进 。 在企业集体内部 , 母公司与分包企业之间有很强的技术外溢效应 。日本持续改进的管理思维是决定日本创新方式的中心内容 。 日本式管理的精髓是渐进的、持续的、增量的技术改善 , 其实现基础为团队合作精神、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威性、可衡量的目标和结果以及快速反应能力等;实现方式为问题觉察机制、问题解决机制和成果标准化机制 , 最终达到效果最大化 。总之 , 从制度创新模式看 , 美国的小公司模式跟日本的大企业模式各有千秋 , 前者更有利于产品创新的出现 , 后者则更适合过程创新的发生 。
二、对我国的启示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奇迹和日本经济“失落十年”的对比说明 , 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基础科学和高新科技的研究开发及迅速产业化 , 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决胜未来的关键 。 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有力地印证了新技术的扩散所产生的经济推力对一国经济的巨大作用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 必须认识并运用这一规律 , 在追赶时期 , 引进、吸引、模仿先进国家的成熟的创新技术 , 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 同时在此过程中 , 逐步获得必要的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 避免该模式的局限性和不足 , 为将来的转换留下余地 。(一)注重基础科学研究与美国、日本相比 , 我国R&D无论是相对量和绝对量都处于劣势 。 因此 , 政府首先应高度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 我国科技人才缺乏 , 科技人员流失现象严重 , 对科技人员利用效率也不高 。 科技人员分布不合理 , 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 , 2/3的研究开发力量分布在企业之外 , 企业缺乏创新能力 。 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 现行教育体制主要是应试教育 , 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 为改变这种状况 , 政府必须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 改革教育体制 ,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 形成科研院所和创新企业间人才与资金的良性循环 。 要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对现有科研人员的培训 , 不断拓宽其研究领域 , 改善其知识结构 。 在全国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 形成一整套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 , 加大对有突出贡献人才的奖励力度 。 鼓励科技人员以成果、专利入股 , 把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同经营者和职工的利益挂钩 , 充分调动和激发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创新潜力 。(二)政府应转变职能政府应注重宏观调控、创造条件和环境、制定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促进产学研合作为主;提供信息服务 , 培育市场体系 , 完善市场功能 , 发展专利事业 , 保护知识产权 , 严厉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和侵权行为;加大对R&D投入 , 通过立法形式规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比例 , 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有充足的资金保证 。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 , 政府要从宏观角度制定中长期国家技术创新规划 , 把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十五”经济和科技规划的重点 。 从我国高新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看 , 可采取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阶段 , 采取美国自然成长模式与日本短线模式相结合并以日本模式为主 , 为我国的创新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 第二步 , 在已有基础上 , 采取两者相结合并以美国模式为主 , 从而在高新技术的创新上有一个飞跃 。(三)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应各有侧重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来说 , 可学习日本大企业的创新模式 。 具体说 , 应鼓励它们建立高水平的技术开发中心 , 对企业的研究条件进行改善;创造条件吸收独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以多种形式投入到企业创新中来 , 以抓好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 , 带动创新性研究的研究开发;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 通过产权制度、激励制度、组织制度等制度创新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 。对小公司来说 , 可借鉴美国硅谷的成功经验 。 应积极做好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引导和服务工作 , 努力为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 2003年1月1日开始运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作为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小企业的专门法律 , 标志着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正式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 在制度环境具备之后 , 国家应放手发展中小企业 , 让它们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优胜劣汰 。(作者 丨 王静文)
推荐阅读
- 没文化受人欺负,没技术也受人欺负
- 商务部服贸司调整发布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 马斯克用活猪演示脑机接口技术:实时读取猪脑信息
- 中国禁止出口技术最新目录来了
- 男女的大脑有什么差异吗
- 小卷毛大娱乐|扔垃圾也能赚钱了?我国又出新技术,让垃圾从负担变成“香饽饽”
- 正能量|男子爬6楼救下男童,自己却不敢下来了
-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国从西方国家引进成套技术设备
- 山区农业技术推广漫谈
- 不只华为,中国5G技术再获新突破,反向狙击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