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蚂蚁集团是不是金融公司?透过业务看本质

8月25日下午消息 , 蚂蚁集团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 并同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A1招股申请文件 。招股书显示 , 蚂蚁集团拟在A股和H股发行的新股数量合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 , 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300.3897亿股(绿鞋前) , 意味着将发行不低于30亿股新股 。本次A股发行可引入绿鞋机制 , 超额配售权最高不超过15% 。
文/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逆舟
相比于吃瓜蚂蚁集团上市带来的造富神话 , 普通投资者或许更关心蚂蚁集团究竟值多少钱 , 也就是估值 。而影响估值的很重要因素 , 就是蚂蚁集团的经营业务 , 透过招股说明书 , 试着找寻一下蚂蚁集团究竟是不是金融公司这个问题的答案 。
数字支付服务收入实质是交易手续费?警惕其放缓背后的用户数变化
招股说明书显示 , 蚂蚁集团的收入主要来自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包括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保险科技平台)、以及创新业务及其他 。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 , 蚂蚁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653.96亿元、857.22亿元、1206.18亿元和725.28亿元 , 2017年度至2019年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81% 。具体情况如下:
视点·观察|蚂蚁集团是不是金融公司?透过业务看本质
文章图片

首先看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 , 根据会计政策 , 公司为国内及全球的消费者及商家就商业交易、金融交易及个人转账交易提供数字支付服务 。公司在完成相关数字支付服务时 , 按照交易金额的一定百分比收取支付服务费并确认收入 。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收入还包括公司来源于客户备付金产生的利息收入 。
值得注意的是 , 按照交易金额的一定百分比收取支付服务费并确认收入 , 单从赚钱模式来看 , 其实质似乎更像是银行中间业务中的交易手续费 , 或许蚂蚁集团的科技与数字服务更多体现在交易环节中 。
财务数据显示 , 蚂蚁集团的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持续增长 ,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 , 公司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收入分别为358.90亿元、443.61亿元、519.05亿元和260.11亿元 。不过对营收贡献却逐年降低 , 由2017年占比超过一半降到上半年的35.86% 。
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在报告期内最主要的推动力来自用户数量和商家数量的增长 , 而蚂蚁集团的月度活跃用户已经增长至2020年6月的7.11亿 , 年度活跃用户超10亿 , 未来究竟还有多少增量 , 将极大决定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的增速 。2018-2019年及2020年H1 , 蚂蚁集团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同比分别为23.61%、17.00%、13.12% , 增速持续下降 ,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变化 , 而用户人数作为平台的基础 , 如果见顶 , 对蚂蚁集团的成长性将是深远影响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 , 通过公司平台完成的总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18万亿元 。在全球经济加速数字化的背景下 , 公司也提供跨境支付服务来满足相关需求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 , 通过公司平台完成的国际总支付交易规模达到6219亿元 。
平台为主 “自营”为辅
除了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这个基础业务 , 蚂蚁集团的重中之重还是数字金融科技平台 。而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又可以细分为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保险科技平台 。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 , 公司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分别为289.93亿元、406.16亿元、677.84亿元和459.72亿元 , 具体构成如下:
视点·观察|蚂蚁集团是不是金融公司?透过业务看本质
文章图片

其中对营收贡献最大的微贷科技平台 , 又可以分为服务消费信贷及小微经营者信贷需求 , 消费者熟知的花呗和借呗就包含其中 。而对蚂蚁集团来说 , 微贷科技平台的收入主要靠促成信贷 , 然后收取技术服务费 , 对比银行的信贷业务 , 蚂蚁集团的微贷科技平台更像是中介 , 通过促成成交收取佣金变现 。不过蚂蚁集团自身同样放贷 , 其通过子公司蚂蚁商诚及蚂蚁小微从事发放各类小额贷款业务及其转让业务 , 按照金融工具准则相应确认利息净收入及贷款转让损益并列示于营业收入 。
截至2020年6月30日 , 公司平台促成的信贷余额中 , 由公司的金融机构合作伙伴进行实际放款或已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比例合计约为98%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线上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平台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平台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为17320亿元、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4217亿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