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蚂蚁集团是不是金融公司?透过业务看本质( 二 )


报告期内 , 微贷科技平台分别实现营收161.87亿元、224.21亿元、418.85亿元和285.86亿元 , 2018-2019年及2020年H1同比分别为38.51%、86.81%和59.48% , 其增长主要靠用户数量增长带来的信贷余额增长 。
其次是理财科技平台 , 消费者熟知的余额宝就包含其中 。金融机构合作伙伴主要基于公司平台促成的资产管理规模 , 向公司支付技术服务费 。另外蚂蚁集团通过子公司天弘基金为证券投资基金和资产管理计划提供销售及管理服务 。天弘基金根据成交量、管理规模和合同约定费率确定技术服务费价格 , 并于提供相关服务时确认收入 。
截至2020年6月30日 , 蚂蚁集团的理财科技平台促成的资产管理规模达40986亿元 , 并与约170家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开展业务 , 其中包括中国绝大部分的基金公司、领先的保险公司、银行和证券公司 。
报告期内 , 理财科技平台分别实现营收104.90亿元、138.82亿元、169.52亿元、112.83亿元 , 2018-2019年及2020年H1同比分别为32.33%、22.11%和56.25% , 从增长驱动因素来看 , 最主要是用户数量增长、其次是单个用户平均余额水平提高 。
而保险科技平台 , 服务保险需求 , 其中就包含消费者熟知的相互宝 。保险公司合作伙伴主要基于公司平台促成的保费及分摊金额 , 向公司支付技术服务费 。同时 , 蚂蚁集团自身也直接参与保险业务 , 子公司国泰保险通过提供保险服务获取保费收入 , 保费收入于保险合同成立并承担相应保险责任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 , 公司平台促成的保费及分摊金额为518亿元 。截至2020年6月30日 , 公司与约90家保险机构合作开展业务 。
报告期内 , 保险科技平台实现营收23.15亿元、43.13亿元、89.47亿元、61.04亿元 , 2018-2019年及2020年H1同比分别为86.27%、107.45%和47.26% 。
最后看一看营收大类中与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并列的第三大业务 , 创新业务及其他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 , 公司创新业务及其他收入分别为5.14亿元、7.45亿元、9.30亿元和5.44亿元 , 收入增长主要受相关创新技术和支持服务收入的提高所驱动;创新业务及其他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0.79%、0.87%、0.77%和0.75% 。报告期内 , 创新相关业务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 。其中 , 公司的蚂蚁链金融科技业务自2019年度开始商业化并产生收入 , 报告期内的收入贡献占比尚处于较低水平 。
是不是金融公司?
蚂蚁集团究竟是不是金融公司 , 可以试着与传统金融机构对比进行分析 。
如果从蚂蚁集团涉及的所有业务来看 , 蚂蚁集团的业务边界远大于传统金融机构 , 但是从商业的角度看 , 拓展业务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变现 , 而更广泛的业务可以带来更多的用户以及用户粘性 , 进而构筑更深更宽的护城河 , 长期来看 , 都将在结果中体现 。
从蚂蚁集团的营收构成来看 , 主要分为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创新业务及其他 。
结合上文可知 , 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单从赚钱模式来看 , 其实质似乎更像是银行中间业务中的交易手续费 。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收入和业务规模情况计算可得 , 蚂蚁集团从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中固定按照0.05%收取费用 。
视点·观察|蚂蚁集团是不是金融公司?透过业务看本质
文章图片

数字金融科技平台相对复杂 , 不过从参与的角度看 , 无论是微贷、理财还是保险 , 蚂蚁集团更多是起到中介似的促成成交作用 , 通过赚取佣金获利 , 还有少部分业务是直接参与 。与传统金融机构对比来看 , 典型例子是银行 , 银行同样有信贷、理财和保险 , 其中理财、保险与蚂蚁集团从业务模式上看差别并不大 。不过从促成业务规模中收取的费用来看 , 保险收费率一直高于20% , 远高于理财的0.50%左右 。
差异较大的来自于信贷业务 , 银行绝大部分信贷是表内业务 , 也就是直接承担风险获取利差 , 而蚂蚁集团基本都是表外(包括资产证券化出表) , 基本无风险 , 表内占比仅2% 。除此之外 , 蚂蚁集团的信贷专注于小微及个人 , 这也是传统金融机构基于风险控制留出的大量空白的细分市场 。
由于披露中未区分微贷科技平台中技术服务费和利息净收入及贷款转让损益的构成 , 总体来看 , 微贷科技平台从促成的贷款中获取的收入比例逐年在下降 , 由2017年的2.5%下降到2.08%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