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深圳:乘着教育的翅膀腾飞( 三 )


早在1997年 , 福田区就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 着力推进创新教育 。 福田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田洪明表示 , 该区中小学联合科大讯飞等创新企业、科研院所打造造梦空间 , 开办丰富多彩的科创课程、活动 。
创新是引领深圳从中国硅谷冲向世界新硅谷的第一动力 。 近年来 , 深圳打出遴选开发创新教育“好课程”、探究性小课题申报评审、校企共建创新体验中心等组合拳 , 着力将全市百万名中小学生培养成拔尖创新人才后备军 。
创新的教育不但培育出创新的人才 , 更助推深圳教育攻坚克难、转危为机 。 面对土地紧缺、人口暴增等挑战 , 如果按传统教育发展模式 , 深圳教育“天花板”明显 。 怎么办?陈秋明给出了深圳教育的答案:“其命维新 。 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 , 谁就能在变局中首开新局 。 ”山重水复疑无路时 , 深圳教育正是靠创新 , 一次次突破困境 , 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 。
自特区成立以来 , 深圳就在全国课程改革等教育教学创新浪潮中勇当“弄潮儿” , 从大力推广现代教学手段 , 走向课程、评价制度改革 。 2001年 , 南山区入选广东省唯一的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 , 10多年持续深耕 , 相继以综合课程、选修课程、转变教学方式、未来课堂作为创新突破口 。 正是由于深圳在课程改革、智慧教育等方面持续创新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 深圳交出一份在线教学的高质量“答卷” , 入选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 。
正是依靠创新 , 深圳职业教育在近乎空白的基础上变道超车 。 上世纪80年代 , 很多职业院校计划办学色彩浓厚 , 统一招生、分配 。 而由于深圳市内企业较早拥有用人自主权 , 深圳职业院校在创办之初就将计划培养改为市场驱动 , 将劳动市场需求状况作为专业开办指挥棒 。 当时 , 原深圳电子学校等职校还和深圳市邮电局等企事业单位合作 , 联合开办专业 , 强化实践性教学 。 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深圳开始创办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 。 上世纪90年代 , 深职院就在借鉴新加坡等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 在校内建设工业中心 , 将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引入学校 ,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
正由于很快跨越了相对低效的计划办学阶段 , 深圳职业院校在校企协同育人的快车道上高歌猛进 。 本世纪初 , “深职院模式”“宝安职校模式”等深圳职业教育新范式就享誉全国 。 高原之上再攀高峰 。 近年来 , 深职院推动每个专业群联姻华为等领军企业 , 通过“九个共同” , 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 , 共建特色产业学院 , 双元育人模式享誉全球 。 正由于深职院等深圳31所职业院校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 , 该市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 。
创新助力深圳创造了很多改革开放的代表作 。 但在本世纪初 , 深圳曾因高水平大学少等短板 , 致使“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升级缺乏源头活水 。
之前 , 新建高校要先从专科教育办起 , 至少需要22年才能申报博士点 。 按旧地图创建高水平大学 , 深圳高新产业等不起 。 创出新路 , 势在必行 。 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担任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组长 , 市财政全力保障高等教育经费 , 举全市之力高起点创建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 。
基层首创和改革红利之间良性互动 , 帮深圳创出高等教育洼地起高楼的光辉篇章 。 深圳充分借鉴、吸取新兴高校的发展经验、失误教训 , 在做顶层设计、规划方案时就帮新建高校积累经验、绕过弯路 。 深圳还打出选聘一流校长、支持办学机制创新等组合拳 。 同时 , 深圳积极争取各方支持 , 用好用足国家“放管服”改革所释放的政策红利 , 本硕博同时起步 。 南方科技大学仅用6年时间 , 就成功构建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 蝉联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轻大学中国内地第一 。
深圳高等教育变道超车成绩单令人瞩目 。 深圳现有15所高校 , 它们用“拓荒牛”的精神在招生、现代大学治理等方面锐意创新 , “631”综合评价录取模式、“预聘—长聘”制等探索已被多地学习借鉴 。
高水平大学作为“人才聚宝盆” , 正将人才第一资源转为创新第一动力 。 深圳现已建设11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 , 其中9个由高校牵头建设 。 更多高水平实验室正在深圳光明区蓄势待发 。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首批师生近日正式入驻光明科学城 。 教育的“一马当先”正带动更多创新主体“万马奔腾” , 将科教之光集聚成深圳的光明 。
《中国教育报》2020年08月26日第1版
作者:本报采访人员 刘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