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族指九代人,那么“五服”是什么?

古人常说“九族五服九族五服” , “九族”是什么意思我们倒是明白 , 就是上至高曾祖 , 下至玄曾孙的九代人 , 而这“五服”又是什么意思呢?九族指九代人,那么“五服”是什么?
我们在看一些古代影视剧的时候 , 经常会听到剧中人物说什么“我们和他家已经是出五服的了”之类的话语 , 俗语中也有“亲不过五服”的说法 。 虽然我们大概知道这句话意思是这两家亲戚关系已经很疏远了 , 但这具体的“五服” , 又该怎么理解呢?政治统治中的“五服”关于“五服” , 大体有两种解释 , 一是从政治角度出发的“五服” , 二则是上述所说的“九族五服”中的“五服” , 也就是家族角度下的“五服” 。 首先就让咱们来简单了解了解这政治统治中的“五服” 。《尚书·禹贡》一篇中就详细地讲解了政治统治中“五服”的含义 。 即以王朝都城为中心 , 按照距离的远近 , 划分为“五服” , 由近及远分别是甸服、侯服、绥服、要服、 荒服这“五服” , 其中绥服又称作宾服 。九族指九代人,那么“五服”是什么?
《孔传》记载:“规方千里之内谓之甸服 , 为天子服治田 。 ”也就是说以王畿为中心周遭的千里之内 , 都是天子直接管辖的土地 。 《禹贡》中的“百里赋纳总 , 二百里纳銍 , 三百里纳秸 服 , 四百里粟 , 五百里米”就写明了甸服内的贡赋标准 。至于侯服 , 指的则是诸侯分封的范围 , “百里采 , 二百里男邦 , 三百里诸侯”则是说不同等级的诸侯分封的地域大小是不同的 。接下来是绥服 , 也就是宾服 。 《孔传》记载 , “故四夷皆宾服 。 ”由此可见 , 到绥服时 , 就已经是比较远的距离了 , 至于后面的要服和荒服 , 就更不用说了 , 基本都是蛮夷所居之地 。九族指九代人,那么“五服”是什么?
而这里所说的“服” , 其实包含了服从、服事的意思 。 《尔雅 • 释诂》中说 , “服 , 事也 。 ”《说文》也说:“事 , 职也 。 ”所以 , 不论是离得最近的甸服 , 还是距离最远的荒服 , 其实都表达了一种望天下四夷臣服天子的意思 。除了上述所说的“五服” , 在政治统治领域 , “五服”也指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衣服 。 因为等级不同 , 故而所穿服饰也不同 。家族中的“五服”接下来就是家族亲属视角下的五服 , 也就是“九族五服”中的“五服” 。这里的“五服”指的就是以家族内的亲疏关系为标准 , 亲人去世时其它人所穿的不同的丧服 , 也就是说 , 这就是一种丧服制度 。总的来说 , 血缘关系越亲密越深厚 , 所穿的丧服就越隆重 , 所守的丧期也就越长 。 具体来讲 , “五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 。斩衰 , 是五种丧服中最隆重的 , 材质是生麻布 , 并且做衣服时 , 裁剪后是不能缝边的 , 要保持毛边 。 除此之外 , 丧冠中的冠缨、衣服的腰带也是用麻做的 。 鞋子要穿草鞋 , 还有用竹子做的哀杖 。穿这种丧服的 , 一般是家中儿女为父亲、父亲为去世的嫡长子、妻妾为去世的夫君、诸侯为驾崩的天子守制等几种情况 。 而守制的时间则是三年 , 故而也称“斩衰三年” 。齐衰的情况也有不同 , 总的来讲有四种类别 。首先是“齐衰三年” , 这种情况的丧服和斩衰比起来 , 除了衣服不是毛边 , 冠缨和腰带是布制的 , 其余都差不多 。 而守这种制的 , 一是家中父亲去世后 , 嫡母或继母又去世了 , 儿子要“齐衰三年”;二则是嫡长子去世了 , 母亲要“齐衰三年” 。然后是“齐衰杖期” , 它的丧服和“齐衰三年”的丧服是一样的 , 只是丧期只有一年 。 这种情况一般是父亲没有去世 , 儿子为去世的母亲守制、丈夫为去世的妻子守制、被休了的妻子的儿子为母亲守制 。九族指九代人,那么“五服”是什么?
之后是“齐衰不杖期” , 和上述两种比起来 ,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 , 它是没有竹杖的 , 除此之外 , 这种丧服的鞋子不是草鞋 , 而是麻编的鞋子 。 而它的丧期也是一年 。 这种一般是为祖父祖母、父亲的兄弟、自己的兄弟和未出嫁的姐妹等所守的制 。最后是“齐衰三月” , 这种丧服和前几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 它的衣服是由布制成的 。 而守这种制的情况就多得多 , 比如国君去世 , 平民百姓就要穿这种丧服三个月 。 除此之外 , 在家族中 , 曾祖父、曾祖母、大宗的嫡长子也就是宗子等去世 , 都是受“齐衰三月” 。说了齐衰 , 再来说说大功 。 这种丧服是用“大功布” , 也就是用粗的熟麻布做成的 。 而它的丧期一般是九个月或七个月 。 《明史·礼志十四》:“曰大功九月者 , 为同堂兄弟及姊妹在室者 , 为姑及姊妹兄弟之女出嫁者;父母为众子妇 , 为女之出嫁者;祖为众孙;为兄弟之子妇……为兄弟之子为人后者 。 ”至于服丧七个月的 , 又称作“穗衰” , 天子去世 , 大夫就是“穗衰” 。对于大功 , 一般来讲 , 都是死者下葬后的三个月或者刚下葬后 , 就可以换下大功 , 穿小功 , 或者直接除服 。之后是小功 , 和大功一样 , 它也是用小功布 , 也就是不太粗的熟麻布做成的 。 这种丧期一般是五个月 , 守制的对象则是“从祖祖父 , 从祖父母报;人祖昆弟;从父姊妹篇 , 孙嫡人者;为人后者为其姊妹嫡人者” , 和大功比起来 , 亲疏关系则又远了一级 。最后则是缌麻 , 它的材质也是熟麻布 , 但是比小功所用的熟麻布还要细 , 做工也更加精细些 , 是五种丧服里最轻的 。 而它的丧期也是最短的 , 只有三个月 。 妻子的父母去世 , 守制时穿的就是缌麻 。总的来讲 , 只要亲疏关系超过九族 , 也就出了五服了 , 即连缌麻都不用穿 。袁史有话说正是因为有按照亲疏关系来确认丧服等级的这种“五服” , 所以也就有“五服以内为家族 , 五服以外称宗族”的说法 。 只要出了五服 , 同姓之间就可以通婚了 。 而这种丧服制度也正好反应了中国古代严格的伦理等级制度 , 体现了亲亲尊尊的儒家思想 。参考资料:[1]王惠苑.试论”五服”与”六术”[J].兰台世界,2008,(20):66-67. DOI:10.3969/j.issn.1006-7744.2008.20.041.[2]赵明坤.”准五服以制罪”对当代法律思想的影响[J].法制博览,2017,(12):252. DOI:10.3969/j.issn.2095-4379.2017.12.167.[3]杜靖.再议五服与宗族的关系问题–与历史学家钱杭教授的再讨论[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2(4):60-64. DOI:10.3969/j.issn.1674-3652.2016.04.009.[4]王学成.《禹贡》“五服”浅论[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5,(1):169-170. DOI:10.3969/j.issn.0476-031X.2015.01.120.袁史团队有幸获得一部“威尔克斯的中国摄影集” ,包含了1679 张照片 , 拍摄地有北京、桂林、重庆、西康、昆明等地 , 时间跨度1945—1946 。 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袁史” ,私信关键词“威尔克斯” , 可直接免费领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