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韵|清流笛韵翠阁花香 被感情纠葛埋没了的才女赵清阁

半岛全媒体采访人员  张文艳
一个33岁的知性女子,徜徉在干净的马路上,她用明亮的眼睛,观察着这座城市的风景和人文,并坐进了充满生活气息的小馆“第一香”“饺子大王”,也会到海滨咖啡店里享受白兰地,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里,她并不感到孤寂,“我爱青岛,爱青岛的一切,尤其是风景、气候社会风气!我真希望有一天我能在这里落户,长住下去” 。
这是赵清阁在青岛的影踪 。
笛韵|清流笛韵翠阁花香 被感情纠葛埋没了的才女赵清阁
文章图片

赵清阁是谁?翻开历史,听赵清阁的忘年交洪钤女士和传记作家张彦林先生,还原一位被与老舍先生的感情纠葛而埋没了的才女,她那传奇又有些孤寂的一生 。
听到赵清阁的名字,有人会一脸惊诧,有人则会笑而不语 。在文学界,认识她的人关注的也不是她的作品,而是她与老舍的感情涟漪 。然而,她其实不是一位平凡女子,她的才华在当时的文学界已经地位不菲,只是,因为时代的原因,那道耀眼的光芒已逐渐暗淡 。
赵清阁(1914年~1999年),河南信阳人,笔名清谷、铁公、人一,1914年5月9日出生在河南信阳城内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里 。母亲早逝,对赵清阁打击很大,5岁的她不得不住到舅舅家里,直到8岁时进入省立女师附小念书 。这也就塑造了赵清阁孤僻的性格 。女师附小的教员,蒋光慈的夫人宋若瑜注意到她后,给予她极大的帮助,诱导她学习文艺创作 。
笛韵|清流笛韵翠阁花香 被感情纠葛埋没了的才女赵清阁
文章图片

然而,一次无意听到继母和父亲商量要让她退学嫁人的消息后,15岁的赵清阁离家出走了 。她凭一己之力考上并攻读了河南艺术高中,学习了绘画 。1930年,她第一次向开封《民报》投稿即被发表,创作的大门向她打开 。之后赵清阁边工边旁听河南大学,直到1933年奔赴上海 。繁华的大都市,让赵清阁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投入时代的洪流,她也在暴风雨中成长为一株坚强的劲草 。
1933年,她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插班,师从既是画家又是作家的倪贻德教授学习西洋画 。“美专”毕业以后,她离开上海回到开封,受聘于母校艺术高中教书 。那时正值暑假,她写了些针砭时弊的杂文,因其中有两篇被认为有“共产党嫌疑”而被判入狱半年,这期间,肺病找上了她 。出狱后,她甩掉特务的盯梢再回上海,先后担任女子书店总编辑和《女子月刊》编辑,还一度在电影公司担任编剧 。
笛韵|清流笛韵翠阁花香 被感情纠葛埋没了的才女赵清阁
文章图片

赵清阁的一生是在创作和与病魔抗争中度过的,据作家高天星先生统计,赵清阁出版过的文学作品有小说、话剧剧本、电影文学剧本、理论著作、散文集等50多部,主编了众多的期刊丛书,如《妇女文化》《弹花》《无题集——现代中国女作家小说专集》等 。赵清阁好友洪深先生的女儿洪钤女士同样也是赵清阁的忘年交,她告诉半岛全媒体采访人员:“赵阿姨的文学作品绝对不输同时代的文人,而她填补中国空白的作品是《红楼梦》话剧剧本,她的这部作品体现了她的国学功底,是值得被人们记住的 。”
只是,赵清阁经历了世事沧桑,贫病交加,大大小小做过五次手术,曾经中风瘫痪,经历了“十年动荡”,身心俱疲,直到1978年重新拿起手中的笔,谁知又患上癌症,是友情和创作的热情,使得她一次又一次重生……
1947年,正经历着孤独、苦闷、病痛,彼时的赵清阁急需短暂的休养,所以她选择了青岛,作为一次“吸氧”“疗养”之旅 。
笛韵|清流笛韵翠阁花香 被感情纠葛埋没了的才女赵清阁
文章图片

她在青岛的行踪主要写在了两篇文章里:《青岛一封信》(又名《寄自青岛》,写于1947年8月26日,刊载于1947年9月3日上海《申报》)和《青岛一日记》(原刊时标题前署8月25日,但在散文集中标题时间为1947年8月10日) 。虽然《青岛一日记》成稿的时间存疑,但显然她在青岛的时间不短,“根据她写的文章来看,她在青岛的时间有20多天,将近一个月”,中国作协会员、《锦心秀女赵清阁》作者张彦林先生接受半岛全媒体采访人员采访如是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