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中银消费金融:砥砺十年创新发展 合规经营稳步前行( 二 )


同时,中银消费金融还积极与今日头条、京东、新浪等互联网巨头进行深度的纯线上合作,加强线上消费金融服务需求的快速响应。线下,在教育、健康、家装、车装等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现场申请、后台远程审批的服务,为客户提供现场及时的金融服务。采访人员得知,中银消费金融已经建立了统一智能化的服务平台,并积极筹划启动“云金融”项目;用“云计算”与“微服务”来探索自动化审批贷款的流程模式,并定制出风险控制策略,增强安全性的同时也大大助力了科技赋能金融平台化建设。
另外,中银消费金融为贴近新一代消费群体需求,打造了以抵押为基础的“抵押消费贷款”、以信用为依托的“信用消费贷款”、商户联合形式的“交易分期消费贷款”线上线下融合的产品体系。凭借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还款方式灵活等优势,致力于服务广大民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助力实体经济转型。
田红艳认为,中银消费金融作为监管审批的正规军,必当遵守合规经营且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做好客户关系的管理和维护,特别是客户合法权益及隐私的保护,只有让客户使用消费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安心、放心,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服务,发挥好促进消费的作用。
据了解,中银消费金融形成灵活的审批流程引擎、决策引擎和模型微服务三大引擎,是利用大数据进一步完善了反欺诈和征信体系构建,并将产品从信用类、抵押类贷款扩展到了以教育云分期、技能云分期等为代表的场景分期产品,和以乐享贷、薪享贷等为代表的普惠信用产品让服务更加普及和精准。目前,中银消费金融打通“云金融+PAD”通道,已实现全移动作业模式落地和线上申请和审批工作,使得更多产品达到了“秒批秒贷”的程度。
田红艳在实践工作中总结:要解决合规问题就不能忘记服务消费、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在服务流程各个环节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做好服务便捷性与合规管理的结合。例如在贷前环节运用活体检测、人脸识别等多技术做好反欺诈;在贷中环节利用移动设备数据采集分析配合远程面谈形式快速确认客户贷款需求真实性;在贷后环节利用智能外呼为主的手段回访客户是否被违规收费并知晓利率等来确保客户权益得到保障。
“我们在不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公司经营模式,满足客户人群应急资金需求和消费需求服务,多元化发展与强监管并行一直是我们的动力。看到我们公司一直在注入科技因子,坚持科技引领来转型创新变革,可以说每走一步都是脱变的足迹。”田红艳强调。
采访人员也注意到,中银消费金融APP3.0新版本已对外发布上线:新版本全面整合了产品谱系,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简单、便捷以及普惠的消费金融商品和服务体验,丰富了贷前、贷中、贷后一体化线上全流程服务。这也印证了业内分析,中国的消费金融行业正迎来科技变革时代,而消费金融公司也迎来多元发展与强监管并行的春天。
借势科技 保障有力
特别是今年受疫情影响,客群消费习惯的变化也推动消费方式的改变,而远程智能服务则缓解了疫情冲击下客服的压力,这对疫情服务的政策调整都能通过智能外呼形式对客户进行触达,让客户安心和放心。可以说疫情也加速了利用科技获取客户的方式,使疫情期间消费金融服务得到有效保障,成为行业的新机会。采访人员得知,中银消费金融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构筑了核心竞争力,并瞄准不同细分市场,采用适合自己的业务模式进行客户发展。
面对新冠疫情,虽然对行业获取客户的难度增大,机构之间的争夺也更加激烈。但中银消费金融敏捷反应,迅速建立了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了金融服务保障和规划准备,并在稳中求进的战略总基调中安排落实了更多细节来吸引客群:例如打造获客、活客、留客的营销服务闭环;深挖客户价值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实现盈利;完善产品配置优化系统和客户体验,通过推动好的项目做实客户互荐、业务互补、渠道共建和系统互通的工作;重塑风控体系和新一代IT系统建设,尤其抓住疫情后政府支持消费行业、地方发放消费券等机遇,稳步推进场景合作的项目落地。
田红艳表示,公司在未来工作规划中不仅加强产品配置、业务营销、风险管控及贷后管理等各环节,还会不断强化实施疫情专项政策;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客户服务、质量管控等工作;层层压实风险偏好与动态指标管控;优化产品投放的规模与期限配置,提升产品迭代和创新效率。
“新一代信息系统就是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部分,我们非常重视并进行了周密部署,公司全面转型的关键就是首先通过金融科技应用来强化核心竞争力”。田红艳强调,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进头部”的发展要求,公司将寻求更多元化的发展方向,看好与科技机构的战略合作。在金融科技和消费金融行业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公司未来的科技发展会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和大势所趋,很期待通过与中银金科的深入合作,希望打造出更多示范项目和标志性工程,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优质、便捷的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