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史匹哲太空望远镜揭示了黑洞间交织的准确时间
引力波对天体运动影响甚微?并非如此
本文图片
实际上 , 黑洞在宇宙中并不是完全静止 , 他们会运动 , 而且运动的相当活跃 。 不过 , 因为他们的看上去完全漆黑一片让我们无法对他们进行直接的观测 , 这也使黑洞的研究不那么容易 。 最终 , 科学家门终于找到了两个巨型黑洞随着时间推进的位置变化关系 , 这也揭示了黑洞这样神秘天体的许多神秘特性 。
本文图片
在OJ 287星系有着一个我们目前所知最大的黑洞——质量等同于太阳的180亿倍 , 而在这庞然大物周围也环绕着另一个质量等同于1.5亿个太阳的黑洞 。 每隔12年 , 较小的黑洞就会两次与较大黑洞周围巨大的气环发生碰撞 。 碰撞产生了比一万亿颗恒星、甚至比整个银河系还要明亮的光 , 不过这样的闪光花费了35亿年才抵达地球 。
不过 , 这两个黑洞中较小的黑洞轨道并不是标准的完全的圆形 , 而是不规则的椭圆:随着每一圈围绕着较大的黑洞旋转 , 较小的那个黑洞会相对于气盘发生倾斜 , 改变它的位置 。 当较小的黑洞与气盘发生碰撞 , 这样的碰撞会产生两个不断膨胀的气泡 。 气泡会朝着碰撞的相反方向远离气盘 , 并且在48小时内 , 这个黑洞系统的亮度会增加四倍 。
本文图片
正因为这个黑洞系统的轨道是不规则的 , 在过去12年间 , 这两个黑洞在不规则的时间段发生碰撞——两次闪光间的时间差有时长达十年 , 又有时仅仅只有一年 。 因为闪烁的间隔时间长 , 为这个黑洞系统建立模型并对碰撞发生的闪光进行预测所花的时间 , 可能长达数十年 。 不过所幸 , 科学家们在2010年完成了对这个黑洞系统的建模 , 并以1-3周的误差成功预测了闪烁发生的时间 , 例如他们在2015年成功以三周的误差预测了闪烁的发生 。
之后 , 由印度塔塔基础研究院的硕士生兰克斯瓦?戴伊带领的科学团队 , 于2018 年发布一篇论文指出他们有一个更加强大的模型能够以最多四小时的误差这个黑洞系统的闪烁 。 最终 , 这个科学团队在《天体物理学报通讯》中发布了他们的预测数据 , 并成功预测了于2019年7月31日的黑洞系统闪烁 。
对于大多数望远镜来说 , 几乎是不可能观测这个黑洞系统的闪烁的 , 因为OJ 287在大多数时候位于相较于地球的太阳背面 , 因此整个闪烁过程常常都不在这些望远镜的观测范围内 。 但是幸运的是 ,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史匹哲太空望远镜(已于2020年1月停止服役)正好能够观测到这个黑洞系统 。
本文图片
在经过16年的操控于调整 , 这个太空望远镜的轨道最终坐落在了相距地球2.54亿公里(1.58亿英里)的位置 , 相当于地月距离的600倍 。 在这里 , OJ 827黑洞从 7月31日(正是印度研究团队预测的闪烁发生的那一天)到九月上旬正好在望远镜的观测范围内 。
本文图片
“当我第一次发现OJ 287黑洞处于望远镜的视野中时 , 我惊讶的发现这天正好是预测中闪烁即将发生的时间 , ”在位于加州帕萨迪纳市加州理工学院的IPAC研究团队(这个研究团队与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动力实验室、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合作以更先进的方式探索宇宙)助理科学家赛伯?莱恩说到 , “能够观测到这个黑洞系统的闪烁真的非常幸运 , 因为当时除了史匹哲太空望远镜以外 , 没有其他的人造观测设备能够有幸观测到闪烁 。 ”赛伯?莱恩在团队里负责审视望远镜的观测数据 。
宇宙空间中的涟漪
科学家们会定期对宇宙中的小型天体建立模型 , 尽可能的考虑到影响他们轨迹运动的所有因素(这样才能使模型更精确) , 比如环绕太阳运动的彗星 。 对于这些彗星 , 尽管太阳的引力确实是它最主要受到的力 , 但它的轨道周围天体引力对它轨道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
本文图片
相较于对这些小行星的运动轨迹进行建模预测 , 巨大的黑洞模型显得复杂了太多 。 在对OJ 287黑洞系统的建模过程中 , 科学家们必须留意那些对小行星来讲不值一提的影响 , 否则结果将会千差万别 , 尤其是引力波 。 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 , 引力的本质实则是空间被物体的质量扭曲 。 当物体在空间中运动 , 这种扭曲就呈现出了波的性质 。 引力波的理论是爱因斯坦于1916年提出的 , 但相距它被我们观测到有足足近100年 , 它被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2015年正式观测并证明 。
推荐阅读
- 首场|首场太空直播奇袭,iQOO天猫超级发布会探索硬核极致边界
- 天文在线|为什么没有人被暗物质杀死?
- 天文|中国天文学会发布第二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荐译名
- 微生物|地球生命来自太空?科学家发现仅薄薄一层细菌就能在太空中存活三年
- 安倍时隔半年首次会外国要员 同美太空军司令会谈
- 北京天文馆|北京天文馆周六开放夜场参观,本周起至9月底每周六延时闭馆
- 天文学会|中国天文学会发布第二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荐译名
- 【新浪科技】细菌如何在太空中存活数年?形成厚厚的凝结块新浪科技2020-08-27 09:27:500阅
- 娱乐八卦team|月球不在太空,人们都被假象蒙骗了?它的真实位置你想象不到
- 头顶|头顶上的威胁,太空垃圾碎片对人造卫星究竟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