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创业|800万人的隐形牙套,整出百亿美元正畸帝国( 二 )


几位隐形正畸医生告诉放大灯团队 , 隐适美正畸的打包价基本不低于4万元 , 其中向隐适美付出的材料成本约1万~2万元 , 这意味着分销商、医院、医生在其中拥有近半的利润空间 。
门槛降低后 , 大量医生涌入隐形正畸行业 , 资源竞争随之而来 。 由于行业格外看重医生的经验和案例 , 导致大机构和知名医生掌握了绝大多数患者资源 。
这使得新医生即使拿到认证 , 也难以获取患者认同 , 没有案例提交 , 最终成为“僵尸医生” , 而头部医生时间又有限 , 僧多粥少 , 最终吃亏的还是患者 。
资深牙医不够用怎么办?一个思路是提高医生的服务效率——这是“互联网+牙医”的机会 , 事实上 , 互联网的确给行业带来了一些变数 。
薄荷牙医创始人南哲在2019年11月创办了一家线上正畸平台——微适美科技 , 宣称把正畸价格压低至2.88万元 。 2020年7月 , 微适美宣布获得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 由顺为资本领投 。
微适美将采样等流程转移到了网上 , 用互联网的思路压低获客及诊疗成本 , 用户可以在线上与医生沟通、复诊 。
但这也冲击了隐适美的价格体系和服务标准 。 拼多多和特斯拉的“补贴事件”正闹得沸沸扬扬 , 而微适美的商业模型如出一辙——我降价 , 与你何干?
另一个问题是 , 降价追求多销 , 而隐适美一直面临产能瓶颈 。 明月口腔莫主任的感受是 , 自隐适美在四川资阳建厂后 , 牙套的生产速度有所加快 , “但这段时间又明显慢了一些 , 据说是生产线不足导致的 。 ”
此外 , 微适美平台上的医生是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多点执业 。 医生要如何平衡线下的单位和线上的“外快” , 这不仅考验医生的职业素养 , 更考验平台的管理能力 。
2
隐适美 , 医生的“上线”
医生再怎么折腾 , 真正闷声发大财的还是隐适美 。
公开资料显示 , 隐适美的背后是专注于隐形正畸的医疗设备公司艾利科技(Align Technology) 。 该公司成立于1997年 , 旗下隐形矫正器“隐适美”于次年获得FDA上市批准 , 开始了商业化之路 。
由于错颌畸形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口腔三大疾病之一 , 高发病率让隐适美受到意外追捧 , 艾利科技2001年便在纳斯达克上市 。
上市六年后的2007年1月1日 , 艾利科技开始把目标转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 , 建立了隐适美亚太地区分销商 。
事实上 , 彼时的中国隐形正畸市场并非一片空白 。 时代天使和正雅两家公司 , 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先后成立 , 在隐适美到来之前先一步在国内做起了隐形正畸的生意 。
十多年过去 , 托槽正畸增速已接近停滞 , 隐形正畸开始快速增长 。 根据《2018年中国正畸消费蓝皮书》的数据 , 2015年的托槽正畸患者达到157.2万例 , 占比96% , 但同比增长只有11.1% , 而隐形正畸患者虽然只占4% , 但增速高达65.7% , 几乎是前者的6倍 。
自2017年以来 , 来自美洲地区的净收入和案例数增速已经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的增长 。 2019年年报中 , 艾利科技提到:“与去年同期相比 , 我们(除美洲以外的)国际地区隐适美销量增长了34.0% , 这主要归功于EMEA(欧洲、中东、非洲)和APAC(亚太)地区采用率的提高以及客户群的扩大 。 ”并且由于隐适美在这些地区的持续投资 , 隐适美预计来自美洲以外的营收增速还会继续增长 。
2020年初 , 艾利科技宣布已经服务了超过800万例患者 。如今 , 艾利科技的总市值接近250亿美元 , 每年的销售毛利率都超过70% 。
3
青年医生只能做网红?
想在这一行混 , 隐形正畸公司的认证只是一张“入场券” , 最终能有多大的发展 , 还是得各凭本事 。
比如周彦恒离开北大口腔医院创业后 , 病人依然源源不断 , 正畸要价也可以超过10万元 , 甚至其所在的赛德阳光还在年初拿到了启明创投和阳光融汇资本数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