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为何有不同的择校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向长河(国际问题学者)
在著名的魔幻小说《哈利·波特》系列中 ,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堪称魔法世界里的“顶级名校”——为圆名校梦 , 众多少男少女汇聚伦敦市中心的国王十字车站 ,当他们手推行李车撞进“九又四分之三月台” , 幸运者就能搭乘上那列驶往梦想彼岸的特快列车 。
这一场景当然很魔幻 , 但魔幻亦是现实的映照 。在英国 , 以伊顿公学为代表的私立贵族学校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中世纪以来 , 英国教育形成双轨制 , 贵族和平民沿着两条不同路径接受教育 。在现代英国 , 中等教育阶段依然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读高质量的私校 , 普通家庭的孩子大多进入实力较弱的公立学校 。英国官方数据显示 , 英国私立中学毕业生进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人数比公立学校高5倍 。正因为如此 , 有钱有背景的家长尽力把孩子送往名牌私校 。近年来 , 这些私校更是向海外拓展 , 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青少年加入 。
文化上英美都属于盎格鲁·撒克逊 , 择校方面英美天然地属于同一流派 。美国没有一刀切的“双轨制” , 但金钱决定着事实上的择校 。美国教育按学区划分 , 学区的收入和支出最大来源是房地产税 , 学区好 , 房价水涨船高 , 税收随之增加 , 教育经费也更充足;反之 , 经济状况差的地区或街区由于税收少、教育投入低 , 形成恶性循环 。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夫人的自传可以看出 , 从她青少年时代起 , 不少富人开始搬离芝加哥她家所在社区 , 导致该社区财政收入下降 , 社区里的学校质量也每况愈下 , 导致事实上的社会分层 。
与英国一水相隔的欧洲大陆 , 人们对择校相对“佛系”些 。据笔者所知 , 法国、德国、比利时等西欧国家 , 大多数家庭都是就近上公立学校 , 拼上名校的气氛远没有英美那么浓厚 。
在笔者生活了近四年的比利时 , 绝大多数家庭孩子选择上公立学校 , 由区政府按照学区分片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指定学校 。记得家附近有三所幼儿园和三四所小学 。当时 , 听一位警官的推荐 , 进入一所看起来硬件更好的幼儿园 。后来我们听说隔壁的另一所幼儿园更好一些 , 便专门前往登记转学 , 该幼儿园没说什么就接收了 。幼儿园大班最后一个学期 , 幼儿园就给家长发了一张表格 , 将家庭有关信息填写好上交 , 幼儿园会交给对口的旁边一所小学 , 9月份顺理成章就上学了 。
比利时的富人与穷人居住区大致有分野 。不同街区的房价或房租有明显差别 , 经济因素决定了不同阶层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街区 。若在富人区 , 尽管学校的硬件并不比贫民区好多少 , 但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可能更好一些 。这也算是变相地择校吧 。
比利时有少量历史悠久的教会学校 , 但许多人对教会学校的诸多管束不感冒 , 所以并不趋之若鹜 。另一个特殊情况是 , 比利时有法语和荷兰语两大国家通用语言 , 布鲁塞尔又处在两大语言区交汇处 , 有一些家长会有意把孩子送往另一个语言区学校学习 , 让孩子从小就会两种语言 。
后来笔者来到德国 , 发现人们的择校观念更加淡薄 。德国的小学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 , 一般是就近入学 。德国教育体制最大的不同是小学毕业就开始分科 。小学毕业后 , 学生根据自己在小学阶段的表现 , 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 。德国中学主要分完全中学、文理中学和实科中学3类 。多数成绩普通的小学毕业生进入学制5年的完全中学 , 毕业后接受职业教育 , 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技师;小学成绩中等的学生一般进入实科中学 , 6年毕业后就读专科学校 。他们毕业后主要当护士、试验员或银行职员等;只有成绩优秀的小学生才能进入学制9年的文理中学 , 这类学生只占30%左右 , 他们通过中学毕业会考 , 获取直接进入大学的资格 。
推荐阅读
- 日本|日本第二批开放入境国家名单早已公布,为何现在还未执行?
- 新冠肺炎_国际|外媒记者提问新疆政府为何采取严格的防疫举措?赵立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 阿扎|美为何延误新冠检测?听到原因,阿扎“脸红”了
- 顾客|澳大利亚超市Coles根据顾客喜好改造啦!提供不同服务
- 新冠肺炎_国际|伊拉克为何成为中东疫情新“震中”
- 新冠肺炎_国际|欧洲多国单日新增新冠病例又飙升,疫情为何出现反弹?
- 国际局势|军人哗变!这个国家重蹈覆辙为何危机四伏?
- 新冠肺炎_国际|以“恐怖速度”扩散!韩国首都圈疫情为何反弹?
- 镇安县|学校建漂亮点本无错,为何这所“豪华中学”让人困惑?
- 火车站|世界最“萧条”火车站,年客运量仅12人,为何宁愿亏损都不停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