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和哲学类书籍对生活的影响

大学毕业刚满一年,生活目标就是一切从简,一切随心,挣够花的,见有能力见的,爱我爱也爱我的,能多学习就多学习。因为学识极其浅薄加上刚接触哲学不久,所以只能从个人角度出发讲一些很主观的感受。
先来回答你的问题:不知道心理学要用什么态度去看,私以为哲学一定要带脑子去看的(废话),因为会有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们提出的诸多论点,且会用“似是而非”的诡辩论证它们,大部分论据没有对错可言,只能研究其微妙的思想与逻辑性,在跟着哲学家们思考的过程中,你产生的一切想法也都不能用对错来判断。不断地在混沌中寻求真理,这就是我对哲学的拙见以及为什么会对哲学产生兴趣,作为兴趣爱好了解是完全没问题的,要在前面加个“仅”来说的话,我觉得题主想得有点远,但毕竟感兴趣是好事。
其次是说到“会不会影响生活”这一点:
【心理学和哲学类书籍对生活的影响】 本人本来就很理想化(一个重要的前提),学哲学是从《西方哲学史》入门的,学到苏格拉底开始拜读周边的文献,如《忏悔录》《理想国》一类的书,仅对于我来说,学到今天认为哲学带来的好处有两点吧(与其说好处,不如说是开悟),一是能为自己的思考和发言赋予逻辑性,以及在哲学家的思想里找到了自己精神层面的归宿,以前只知道自己想的是什么,但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想,慢慢研习参透后逐渐为自己的想法找到了根据。二是开始有了“谦和”的意识,以前只是为了成为谦虚的人而谦虚,实则还是在自命不凡、轻视自认为随波逐流的人事、狂妄自大且口无遮拦地愤世嫉俗,现在慢慢理解了人为什么要谦虚,开始学着去包容和理解,同时加深了对“人要有敬畏心”这一观点的认同。
初识哲学,像是理想男友承认了我跟他的这段恋情,有种在做梦的感觉,云里雾里。脑袋里除了哲学什么也不想想,逢人就夸,谈起哲学就激动地脸红,终日念叨着哲学家的名字,但他是谁,一点也不知道,自己像一个听不进好赖话的女友,对方说的话也像是对牛弹琴。
情绪慢慢平复下来之后,知道静下心来听他讲话了,也明白自己如果还是这么“精虫上脑”地相处的话,是不会有好发展趋势的,于是开始不仅仅局限于西哲,书中提到的感兴趣的哲学家,会去了解他的著作和思想,学会和他们交流,学会了发问,偶尔也会提醒自己,只有维持好正常的生活才能一直用最佳状态跟哲学对话,也问过自己“生活需求和哲学有关吗?”“学哲学会对我的生活有用吗?”这种至今也没得到解决的问题,但我想,应该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在这其中领悟到的东西并不能应用进生活,它高于生活且无时不刻引导着生活。
跟哲学谈的这场恋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己也还是会偶尔因为太喜欢哲学了暂时从生活里下线,重新上线的时候会想着“好好干完手上的活吧”,怀揣着和他下一次会面的期待认真生活,希望自己在学哲学的这条路上,总有一天能参透两者间的平衡点,热爱哲学的同时过好生活。
以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