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站稳逆变器前三 上能电气欲迈出“舒适区”

华为、阳光、上能电气 , 在2020年度国家电投、大唐、中核、华电等央企超20GW的逆变器集采中 , 这三家2019年拿下国内六成市场的三大巨头继续着鲸吞模式 , 而这也正是当下逆变器市场特别是地面光伏电站领域形成的稳定竞争格局 。
其中对比其余两家 , 稍显低调的当属上能电气 , 这家成立于2012年、闻名于2014年整合逆变器“黄埔军校”艾默生光伏业务的“老兵” , 力拼技术底蕴 , 逐渐站稳逆变器前三位置 。
2020年 , 上能电气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 下一个目标——迈出“舒适区” 。
逆变器|站稳逆变器前三 上能电气欲迈出“舒适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逆变器|站稳逆变器前三 上能电气欲迈出“舒适区”】升产品、扩市场
回眸光伏逆变器的行业变迁史 , 当下可谓集中、组串、集散三分天下 。而背后的技术变革 , 已在光伏行业摸爬滚打10余年的上能电气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王跃林坦言:“电路原理本身没有变化 , 本质仍是直流变交流的电力电子装置 , 主要是应用场景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市场需求 , 从而导致逆变器机型的变化 。”
据介绍 , 自2009年特许权招标国内光伏终端市场真正起步 , 到2015年 , 光伏电站市场主要集中于三北地区大型荒漠场景 , 成本诉求依赖于性价比更为突出的集中式逆变器;2015年后 , 掣肘于愈演愈烈的弃光限电 , 光伏电站从西部开始向中、东部的山地、水面、工商业屋顶、户用屋顶等更复杂的应用场景转移 , 此时逆变器需求也从单一的集中式发展为组串、集散等不同的机型 。
就当下光伏电站的逆变器选型 , 王跃林一语中的:“因地制宜 。”“当组件朝向一致时 , 业主会更多考虑大型集中式;若是山地场景 , 组件朝向差异 , 则具备多路MPPT的组串、集散方案将为业主带来更多的发电量 。”他说 , “不同客户有不同的偏好 , 得益于集中、组串、集散全系列产品 , 上能电气可以因地制宜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
围绕细分市场 , 头部企业逐渐成型 , 特别是地面电站领域 , 2011~2012年时逆变器企业数量曾多达上百家 , 2014年后华为、阳光、上能电气三家企业占据了超80%的市场份额 , 而分布式光伏市场 , “531”后头部逆变器企业逐步产生 , “目前来看 , 仍活跃于市场上的逆变器企业各自深耕细分市场 , 均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区’ 。”王跃林表示 。
得益于长期的技术领先性及以客户需求为主的价值导向 , 2020年初上能电气成功拿到A股市场的“入场券” , 而借助资本市场 , 上能电气欲迈出“舒适区” 。
一方面全力开拓全球市场 。相较国内市场的节节攀升 , 上能电气的国际市场步伐稍显缓慢 , “上能电气熟谙于稳扎稳扎 , 近几年在印度市场已占据前五的市场份额 , 今年将在更多的国际市场下足功夫 。”王跃林介绍 , “尽管海外疫情仍较严重 , 但更多的是跨国人员限制 , 工程项目建设影响有限 , 而在‘本地化’经营策略下 , 人员限制也迎刃而解 。”
另一方面在产品布局上 , 乘势“新能源+储能”风口 , 上能电气将发力储能产品 , “储能本身暂不具备经济性 , 但从今年起越来越多的储能配置出现在光伏电站中 , 这说明‘光伏+储能’的经济性存在可能 , 上能电气也将丰富储能产品 , 以匹配客户需求升级 。”
此外 , 光伏逆变器技能包日益增多 , 数字化、AI、智能运维等 , 王跃林强调:“这是智能化趋势下的必然 , 但是核心仍是为提高业主发电量而服务 。”
抢跑“大”时代
毫无疑问 , 光伏逆变器是连接光伏阵列和电网的“桥梁” , 是光伏系统的核心部件 。由此 , 跟踪组件技术变化及电网需求成为逆变器的必备功课 。
就光伏组件而言 , “今年光伏组件变化太快了 。”王跃林感叹 , “不同于以往的效率提升 , 通过加持大硅片 , 光伏组件持续变‘大’ , 功率由去年的400W快速飙升至500W、600W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