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三部门:2023年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体系( 二 )


厨余垃圾终端分类处理渠道不畅 。 厨余垃圾是城镇生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 ,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 , 厨余垃圾分类和处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但由于分选难度大、投资成本高等原因 , 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落地困难 , 目前尚未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厨余垃圾处理模式 。 同时 , 厨余垃圾处理后的肥料消纳途径也存在障碍 , 进一步制约了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 。
基础设施仍存明显短板
“十三五”以来 , 我国相继出台了《“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等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文件 , 初步建立了垃圾分类处理政策制度体系 。
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下 , 各地持续加大资金投入 ,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
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 截至2019年底 , 全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约99.2% , 比“十三五”初提高5个百分点 ,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能力比例近50% , 比“十三五”初提高近10个百分点 。
因此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效果初显 。 自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以来 , 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城市率先颁布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 明确垃圾分类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 , 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 截至今年3月底 ,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明确的46个重点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平均覆盖率已达到69.1% 。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教授王灿发指出 , 目前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仍存在明显短板 , 相关法律法规也亟待建立 。 据了解 , 目前 , 国家层面专门的生活垃圾分类法律法规尚属空白 , 相关规定散见于其他法律法规中 , 系统性不强 , 且以鼓励、倡导为主 , 刚性约束力偏弱 。 为此 , 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律体系显得非常必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