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当好乡亲健康守护者( 二 )


由此 , 张开进常到董干镇所辖各村 , 给村卫生室的医生做培训 , 农村常见的外伤处理、孕产妇急救常识 , 都成为他培训授课的重点 , “普及健康管理知识 , 可以在急救时抢回关键时间 , 这也是加强基层群众慢性病防控的重要环节 。 ”
一些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回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 想过要大显身手 , 也有过心理落差 。 作为过来人 , 张开进深有感触 , “这个落差 , 折射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跟不上、医卫人才短缺和基层群众看病难、健康意识欠缺等问题 。 补上这些短板 , 正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 ”
胡兴奎也找到了工作着力点:以上门服务赢得群众信任 。 2018年底 , 刚到镇卫生院不久 , 他就和同事一起跑遍了小河镇所辖的10个村 , 梳理、排查辖区内的重病、慢性病患者 。 很多时候 , 到一个村组 , 光路上就要花两三个小时 。 有些地方山高坡陡 , 胡兴奎和同事就徒步爬山前往 。
“每个季度至少回访一次 , 不仅看病问症 , 还要关注病症成因、动态追踪 。 ” 胡兴奎介绍 , 如今 , 以镇卫生院联动村卫生室 , 小河镇已形成25个家庭医生团队 , 签约对象7000多人 , 重病、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100% 。
“基层全科医生更得是多面手 。 ”胡兴奎说 , “一手抓各类病症问诊开方 , 做合格的临床医生;一手抓慢性病管理 , 健康知识普及 , 做合格的公共卫生医师 。 ”
赢得信任
“从起初的不被理解 , 到逐渐被认可、接纳 , 有过委屈 , 更有欣慰”
“医生 , 我腿疼 , 能不能给输点液?”段大万是张开进的大学同班同学 , 2018年 , 他到保山市龙陵县勐糯镇中心卫生院工作不久 , 接诊了摔伤的勐糯村村民老郭 。
为病人做完检查 , 确诊只是普通的水肿后 , 段大万开了些口服药和外敷药 , 让老郭休养一段时间 。
哪知 , 第二天老郭一瘸一拐又上门了 , “段医生 , 你没给我看好啊!我还是要输液 。 ”
“你这个情况不用输液 。 ”段大万坚持 。 不到一周 , 老郭的伤情明显好转 。
一来一回 , 老郭认定了段大万:“以后看病 , 我就找你了!”
过去 , 不少到乡镇卫生院就医的患者对药物、输液没有具体概念 , 遇上什么病就想“先输个液” 。
“避免小病大看 , 实现小病善治 , 既要提升基层医生诊疗水平 , 也要在交流磨合中 , 培养村民这方面的意识 。 ”段大万说 , “从起初的不被理解 , 到逐渐被认可、接纳 , 有过委屈 , 更有欣慰 。 ”
对一些常见急症的救治 , 乡镇卫生院的诊疗水平也有提高 。 “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较高 , 个别卫生院因为没有第一时间救治的能力 , 贻误了病情 。 ”龙陵县山区面积大 , 从段大万所在的镇卫生院到县医院 , 最快也要俩小时 , 一旦有患者发病 , 等赶到时 , 已错过了抢救的黄金时间 。
段大万的到来 , 让卫生院医生掌握了急性心梗静脉溶栓技术 , 今年上半年已应用相关治疗技术 , 成功抢救了3名急性心梗患者 。
工作渐入佳境 , 生活也步入正轨 。 今年新年刚过 , 段大万迎来人生的重要时刻 , 他的儿子出生了 。 然而 ,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工作和生活节奏 , 段大万急匆匆回到岗位上 。
春节期间 , 正是感冒流行的时候 , 门诊上不时有发热病人 。 接诊时 , 一位发热病人引起段大万的警觉 。 经详细询问 , 这位患者刚从疫情严重地区回来 , 有呼吸道感染、发热、咳嗽等症状 。 做好防范措施后 , 段大万安排将患者送往县里指定的定点隔离医院 。
今年5月18日夜间 , 小河镇发生5.0级地震 , 胡兴奎立刻赶往卫生院 。 他和几个值班医生紧急商议:“先分成5个小队 , 赶紧和各个村卫生室联系 。 ”
得益于已经建立起的较为完备的家庭医生团队 , 胡兴奎很快统计到小河镇受伤群众的具体情况 。 26名受伤群众中 , 有17人轻微擦伤 , 通过村医诊治或现场处理后居家观察;5人出现轻微骨折等外伤 , 被迅速转至镇卫生院治疗;其他4人受伤较重 , 经初步检查诊断后 , 随即转往县人民医院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