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抗疫斗争中的医务工作者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白衣执甲 逆行出征——记抗疫斗争中的医务工作者(上)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 , 向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 , 高度评价他们为抗击疫情付出了艰苦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国有难 , 召必至 。 疫情就是命令 , 白衣就是战袍 。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 , 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 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 彰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是医师也是战士8月11日 ,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 , 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 , 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花甲明志 , 临危领军战非典;耄耋生辉 , 星夜逆行奔武汉 。 他 , 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 。1月18日傍晚 , 一张钟南山坐高铁的照片“刷爆”朋友圈:在奔赴武汉的高铁餐车一角 , 他满脸倦容 , 眉头紧锁 , 闭目养神 , 身前是一摞刚刚翻看的文件……这次小憩 , 是这位84岁高龄的老人连续4天奔走于北京、广州、武汉的一个瞬间 。1月20日晚 , 钟南山首次向公众宣布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 , 及时提出“早防护、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的防控策略 。 半年多来 , 钟南山领导的团队在新冠病毒领域已取得40多项研究成果 。 他与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视频连线30余次 , 开展国际合作 , 分享中国经验 。“我们相信钟南山 。 ”这是网上最常见的留言 。 钟南山 , 既有院士的担当 , 又有战士的勇猛 , 成为抗击疫情的中流砥柱 。“看到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很多人获益 , 我很欣慰 。 ”7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逆行出征 , 在武汉抗疫82天 。“国有危难时 , 医生即战士 。 宁负自己 , 不负人民!”他的誓言铿锵有力 。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 , 张伯礼建议给患者普遍服用中药 , 达到早期干预目的 。当武汉方舱医院开始收治患者时 , 张伯礼和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写下请战书 , 提出引入中医承办方舱医院 。 2月12日 , 张伯礼院士率领中医国家医疗队进驻江夏方舱医院 。 截至休舱 , 实现了“三个零”:病人零转重、病人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张伯礼深入医院、调查疫情、调制处方、制定方案 , 指导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 , 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的临床研究 , 为指导全国中医药治疗提供了经验 。 “疫情来了 , 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 , 必须要冲上前去 。 治病救人是职责所在 , 我只是干了我应该干的事 。 ”张伯礼说 。抗击疫情期间 ,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吃住在医院 , 往往凌晨两点刚躺下 , 4点就得爬起来 , 接无数个电话 , 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 即便妻子因感染新冠病毒住院隔离治疗 , 他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 。张定宇患有渐冻症 , 由于病情日益加重 , 双腿僵硬 , 步履蹒跚 。 他却笑言:“我必须‘跑’得更快 , 才能跑赢时间 , 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 ”坚守在救治一线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张继先一直奋战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第一线 。在救治患者的同时 , 她意识到需要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护 , 尤其是发热门诊、呼吸科门诊以及急诊 。 由于处理得当 , 张继先和她的团队无一人感染 。 她带领科室团队 , 竭尽全力 , 抢救生命 , 挽救了许多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在抗击疫情的路上 , 他已化作那最亮的一道光 。 ”刘智明生前系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 。 2月18日 , 他因公殉职 , 生命定格在51岁 。1月21日 , 武昌医院接到上级通知 , 作为中心城区定点发热医院 , 要在两天内腾出500张床位 , 压力之大 , 超乎想象 。 刘智明迅速启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工作 , 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 , 圆满完成了任务 。在大规模收治病人的当天 , 刘智明病倒了 。 1月24日 , 他的CT结果显示 , 肺部严重感染 , 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 。 1月25日 , 刘智明住进ICU , 还在不停地打电话询问核酸检测试剂盒有没有到位、检测人员有没有配齐等事项 。 他牵挂着病人、惦记着工作 , 直到生命最后一息……疫情不退人不撤疫情肆虐 , 八方驰援 。 湖北 , 成为重症医学专家的“主战场” 。 全国各地赶赴湖北的重症医学专业医护人员超过1.1万人 , 接近重症医学专业总人数的10% 。 其中 , 在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中 , 重症医学专业人员占到1/3 。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 ,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主任杜斌在没有配齐三级防护设备的情况下 , 果断实施气管插管 , 挽救了一名危重患者的生命 。当新一批队友进入病房需要培训时 , 他带领团队一个一个看病人 , 不吃不喝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 。 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中唯一的重症医学专家 , 从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的建立 , 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ICU的运行 , 再到黑龙江边境口岸地区疫情的防控 , 杜斌始终冲锋在前 , 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生死时速” 。一月白头 , 无怨无悔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穿梭在武汉各个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病房 , 观察重症和危重患者的治疗反应 。 他不顾感染危险 , 连俯卧位通气这样的“力气活”也是亲自上阵 。 从严冬到酷暑 , 从江苏到湖北 , 再到黑龙江、吉林 , 总计抗疫139天 。 直到吉林省舒兰市风险等级由高风险调整为低风险 , 他才返回南京 。 邱海波说:“在最具挑战的现场 , 给病人最多的生命机会 , 这就是ICU医生的使命 。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是第一批抵达武汉的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专家 。 他提出“有创通气”和“增派呼吸重症人手”两个要点 , 成为后来整个抗疫医疗工作的关键 。从2月7日起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三次临危受命 。 从武汉到绥芬河 , 再到乌鲁木齐 , 他一直奔走在抗疫路上 。康焰刚到武汉 , 就接收了两名需要做气管切管的患者 , 这项操作的风险系数相当高 , 稍有不慎 , 就会被感染 。 “我来做第一台!”在病房里 , 康焰完成了医疗队第一例气管插管、第一例深静脉置管、第一例气管拔管、第一例俯卧位通气、第一例经皮气管切开、第一例有创机械通气ECMO患者转运等高难度工作 。“疫情不退 , 就没有理由撤退 。 ”当湖北及武汉患者救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 各地支援湖北医疗队陆续撤离 , 国家医疗救治专家组的8位专家留守当地 , 继续救治工作 。 如今 , 他们的身影依然活跃在各地抗击疫情的最前沿 。护佑生命 一路前行——记抗疫斗争中的医务工作者(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 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 成为火线上的中流砥柱 。哪里有危险 , 就往哪里冲 。 从年逾古稀的院士专家到“9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 , 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冲锋在前 , 4万多名军地医务人员驰援湖北省和武汉市 , 数百万名医务人员战斗在全国抗疫一线 。同时间赛跑 , 与病毒抗争 。 广大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负重前行 , 筑牢人民健康的防线 , 彰显了敬佑生命的崇高精神 。“我年轻 , 让我冲在前面!”3月10日 ,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 ,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武汉一线 , 充分肯定了医务人员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作出的重大贡献 。 北医三院两位“90后”医生王奔和吴超深受鼓舞 , 3月11日 , 他们代表北京大学三家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34名“90后”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 。自2月8日起 , 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员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 独立开辟危重症新病区 。 每次上班 , 王奔都要为几十名患者一一问诊 。 虽然他年轻力壮 , 但是穿着防护服在重症病房查房 , 还是相当消耗体力 , 每查几个病人就得休息几分钟 。 有一名患者看到了 , 竖起大拇指说:“年轻人 , 有担当!”有一天 , 吴超接诊了重症患者郭阿姨 。 当时她严重呼吸衰竭 , 需要无创呼吸机治疗 。 疾病的痛苦 , 让郭阿姨一度不配合治疗 , 呼吸机面罩阻碍了医患之间的正常交流 。 “不能用语言交流 , 就用笔写 , 通过文字来交流 。 ”吴超与郭阿姨之间开启了笔尖上的对话 。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 , 郭阿姨逐渐适应了无创呼吸机 , 病情好转 。“我年轻 , 让我冲在前面!”在武汉的重症病区 , 这是北大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90后”医生刘中砥最常说的一句话 。刘中砥的父亲生前也是一名医生 。 非典那年 , 父亲作为科室带头人冲在第一线 , 负责影像学检查 。 今年初 , 得知要派医疗队驰援武汉时 , 刘中砥毫不犹豫报了名 。 他说:“从未像现在这样 , 感觉离父亲如此近 , 也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作为一名白衣战士的自豪 。 ”在医疗队里 , 刘中砥是“哪里需要到哪里”的“螺丝钉” 。 他负责治疗一对母子 , 当时老人刚失去老伴 , 精神状态不太好 , 但每次查房 , 她都会不停地说“谢谢”……“即便隔着防护镜和一层厚厚的雾气 , 我也能看到他们眼里的光 。 为了挽救生命 , 再苦再累也值得!”刘中砥说 。“这份工作能守护一座城”“只要有需要 , 我随时可以进入P3实验室核心区 。 ”这是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副研究员黄保英的承诺 。P3实验室核心区是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 。 黄保英先后进入P3实验室工作300余次 , 分离到了6株可稳定传代的新冠病毒、选育了3株新冠灭活疫苗毒种、完成了2000多份血清的中和活性评价、开展了多个疫苗的动物保护效果评估……她是首批临床样本的检测骨干、首株新冠病毒分离株的完成人、首批灭活疫苗株的选育者、首个新冠动物模型的贡献者 , 为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火”了 。 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举行了160场 , 庞星火参加了108场 。 最紧张的时候 , 庞星火平均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 熬过多少次通宵都不记得了 。6月11日 , 北京市出现一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庞星火带领现场工作组成员第一时间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 迅速展开病毒溯源工作 。 通过对第一例患者细致的现场流调 , 在最短的时间内锁定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 为阻断疫情传播争取了主动权 。“都说疾控工作苦、累 , 但我一点也不后悔 。 这份工作能守护一座城 , 能为老百姓带来健康 , 这就是价值所在 。 ”庞星火说 。2月6日 , 北京方庄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临危受命 , 驰援武汉 。 吴浩在调查中发现 , 武汉社区防控存在漏洞 , 街道上虽然人少了 , 但社区没有实行封闭管理 。 当晚 , 吴浩向上级提出建议:立即封闭小区 。 2月14日 , 武汉市对住宅小区进行封闭管理 。北京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 , 吴浩第一时间带领专家进驻社区 , 及时发现疫情防控中存在的漏洞与问题 , 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 不断优化社区防控策略 。 他说:“社区是防止疫情扩散的第一道闸门 , 也是防止疫情输入输出的最后一公里 。 只有筑牢社区联防联控的基石 , 才能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 ”“每一天都像是在考场上”驰援湖北 , 赶赴绥芬河 , 转战舒兰……作为一名感染控制专家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李六亿的目标是:打胜仗、零感染 。回忆起初到武汉的情景 , 李六亿感慨万千 。 “虽然患者基本都戴着口罩 , 但佩戴方式大多不正确 。 ”发现漏洞马上补 , 李六亿不仅帮助医院改进建筑布局、做好医患分流、理顺防护流程等 , 还帮助医院联系调配防护物资 。支援湖北医疗队员都要经过严格的感染防控培训 。 驻地酒店、医院的楼间……只要有空地 , 都是李六亿团队的培训场所 。武汉客厅、洪山体育馆、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等三家最早被改建成的方舱医院 , 几乎都在启动改建后48小时内投入使用 。 不同的场馆 , 建筑布局、条件设施等都不同 , 李六亿和同行们设计出“一馆一案” , 保障每个方舱医院都能有呼吸道传染病感控基本的“三区两通道” 。雷神山医院采取“边建设、边验收、边培训、边收治”的模式 。 为了保障医院感控达标 , 李六亿多次查看现场 , 帮助制定感控策略 。 “每一天都像是在考场上 。 每到一地 , 各种疑问和难题扑面而来 。 ”为了答好每张“考卷” , 李六亿一直在与时间赛跑 。病区启用的前一天 , 一位焦急的护士长刚见到李六亿 , 就一口气问了一连串问题 , 从病区设置、病人安排 , 到保障医务人员不感染 。 “不要急 , 咱们一个一个解决 。 ”李六亿说 。 当梳理完最后一个问题时 , 护士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一定要让大家平安回家!”在武汉坚守72天之后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吴安华兑现了承诺 。 结束医学隔离观察后回家第二天 , 他又接到国家卫健委通知出征黑龙江 。 等到黑龙江疫情防控形势稍稳 , 吴安华又再度逆行出征吉林 。 “我的职责是帮助一线医务人员建起安全防护墙 。 只有让医护人员百分之百掌握防控知识 , 才能更好地救治患者 。 ”吴安华说 。1月就赶赴武汉的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蒋荣猛 , 最多时每天有六七场面授课、跑六七个培训地点 , 累得嗓子都说不出话 。 5月4日 , 刚刚返京休整7天的他 , 再次受命赴武汉开展督导工作 , 直至6月15日返京 。 蒋荣猛说:“直面疫情 , 是传染病医生的责任 。 ”“科普就是把防控策略跟公众沟通 , 科普和防治策略是一体的 , 不可能分开来 。 ”疫情防控期间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成为“网红” 。 他坚持通过“华山感染”公众号撰写科普文章 , 纾解公众的恐慌心理 。 他主编的抗新冠手册供免费下载 , 还被翻译成10余种语言 。
推荐阅读
- 灾害事故|【纪检人手记】洪水中的15小时
- 哲学家眼中的9种愚人
- 漫弹之 在美国为什么谈着政治伤感情
- 歌记忆中的
- 大佬们说区块链
- 何为交易中的盈亏同源?
-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制造企业
- 日经新闻:川普仍挡不住华为的崛起
- 在苏德战场上,苏军中的政委死亡率究竟有多高
- 婚恋|带着抠门男去相亲,简直是男人当中的奇葩,我真想揍他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