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简述草原民族源流史
匈奴、突厥、契丹、蒙古 , 傻傻分不清楚?一文简述草原民族源流史NO.26 草原民族源流史文|寒山忆雪三千多年中国史 , 超过一半的时间是和塞北各族掐架的历史 。秦汉与匈奴掐 , 隋唐与突厥掐 , 宋与契丹掐 , 明与蒙古掐……铁打的中国 , 流水的胡人 。 这些强大的塞北胡族 , 相互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01匈奴与东胡战国秦汉时期 , 塞北有两个大的游牧族群 , 匈奴和东胡 。匈奴在西 , 游牧于蒙古高原 , 东胡在东 , 大兴安岭两麓为家 。
匈奴起源是个谜 。 根据现有的考古结论 , 匈奴人是北上的黄种人(N系)、北方老亚洲人(C系)、中亚游牧民(QR系)混合而成的族群 。根据史料记载 , 最早的匈奴出现于战国时期 , 活跃于阴山河套一带 , 与赵国为敌 。 而且匈奴与娄烦、林胡并立 , 说明匈奴不是这两个族群 。
河套阴山也与陕甘北部相邻 , 这里更早出现过一个名为「猃狁xiǎn yǔn」的部族 , 与西周王朝为敌 。 猃狁又被写成玁狁xiǎn yǔn、獯鬻xūn yù、荤粥xūn yù、薰育xūn yù、荤育xūn yù等 , 实际上是同一个词音译成汉语的不同写法 。猃狁的发音 , 和匈奴的发音非常接近 。 很有可能 , 猃狁和匈奴也是同一个词的不同音译 , 战国时期的匈奴 , 也很可能就是西周时期的猃狁后裔 。 当然 , 这只是猜测 , 不成定论 。匈奴这个名称也很有意思 。 如果单从汉字的角度理解 , 这肯定是一个贬称 。 但实际上 , 匈奴一词在古汉语中的发音差不多是hun no , 这和蒙古语中的人们(hun nar)的发音一样 。 而胡这个词 , 其实就是阿尔泰语中“人”的意思 , 和匈奴的匈是一词两译 。那么 , 东胡的意思 , 是“东部的人”吗 。 非也 , 东胡一词也是音译 , 通古斯是这个词的另一种音译 。 通古斯在蒙古语中的意思 , 是“柳树丛河边的人” 。东胡起源于东北老亚洲人 , 父系基因以C2北支为主 , 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商周时期 , 山戎生活在燕山两麓 , 东胡在这个时候差不多就已经生活在大兴安岭地区了 。 到了东周 , 齐桓公北伐 , 山戎被征服 , 成为燕国臣民 , 这个时候 , 东胡南下进入燕山北麓的西辽河上游 , 填补了山戎留下来的空白之地 。战国中期 , 燕国名将秦开大破东胡 , 占领辽河上游 , 东胡向北退却 , 史称「却胡千里」 。
而在这之前不久 , 赵武灵王大破娄烦、林胡 , 并进一步占领河套 , 设置了云中郡 , 原本生活在这里的匈奴部族 , 被驱逐到阴山北麓 。 赵国后期著名的大将李牧 , 就长期镇守在这里 , 与山北的匈奴周旋 。到秦灭六国后 , 蒙恬北上镇守河套 , 又一次大败匈奴 。 匈奴被迫继续北迁 。从阴山北麓直接往北迁徙 , 是荒凉的蒙古戈壁 , 而往东北方向迁徙 , 就是水草丰茂的锡林郭勒草原 。 但是这里已经被东胡占据 , 往这个方向迁徙的匈奴人 , 势必要与东胡发生冲突 。冲突的结果是 , 强大的东胡击败弱小的匈奴 , 匈奴部族被迫越过蒙古戈壁 , 北迁到漠北大草原 , 也就是夹在燕然山(杭爱山)和狼居胥山(肯特山)之间的外蒙古色楞格河流域 。此时的匈奴占据漠北草原 , 东胡则占据了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市和科尔沁三大草原 , 还有整个大兴安岭山脉做纵深 。 匈弱胡强的局面 , 到秦汉之际出现转变 。大泽乡一声吼 , 中原抖三抖 。 秦国的长城军团南下「平叛」 , 被项羽巨鹿一战彻底搞掂 。 阴山河套没了守军 , 匈奴趁机南下收复「祖地」 , 这一下便有了漠北和河套两大地盘 。 再加上冒顿单于对各部落的整合 , 实力反超东胡 。冒顿随后东击东胡 , 西攻月氏 , 占领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河西走廊 , 又向北征服丁零、坚昆 , 控制贝加尔湖和唐努乌梁海 , 形成了东亚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游牧帝国 。而东胡 , 不得不向东退却到大兴安岭山区 , 并且一分为二 。 北部大兴安岭山区的部族称为「鲜卑」 , 南部辽河上游的部族称为「乌桓」 。
02鲜卑与柔然匈奴后来的历史 , 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汉初 , 匈奴大军围困刘邦于白登山 , 实力鼎盛 。 汉武帝时 , 汉军直捣单于庭 , 霍去病封狼居胥 。 东汉初 , 匈奴一分为二 , 漠南归降汉廷 , 安置于河套 , 是为南匈奴 , 漠北继续与汉为敌 , 是为北匈奴 。 汉和帝时 , 汉军再一次直捣单于庭 , 窦宪勒石燕然 。
北匈奴此时的处境 , 就和匈奴被蒙恬驱逐到漠北时的处境很像 , 漠南丢失 , 西域的盟友也被汉廷拉走 , 匈奴白忙活了二百年 , 一夜回到解放前 。 势单力薄的北匈奴 , 最终选择了漫漫西迁之路 。匈奴势力从大兴安岭西麓撤走后 , 作为东胡的后裔 , 鲜卑人趁机出山 。 西迁的两支是「拓拔部」和「柔然部」 , 统称为「西鲜卑」 。西鲜卑出山后 , 首当其冲的占据呼伦贝尔大草原 , 繁衍出「鲜卑八国」「帝室十姓」 。 到汉献帝的父祖桓灵二帝时 , 呼伦贝尔庙小容不了众僧 , 西鲜卑便南迁到阴山河套一带 。接下来是汉末纷争 , 三国鼎立 , 曹操北征辽河上游的乌桓部族 , 俘虏士众二十万人 , 辽上地区为之一空 。就在乌桓开启了汉化模式的同时 , 留在大兴安岭山区的东部鲜卑人 , 南下填补了乌桓留下的空白之地 , 形成了段部、宇文部、慕容部三个大部族 。
推荐阅读
- 现实与真理矛盾吗?该尊重真理还是尊重现实?
- 误读世界最祸害,误解生命最冤枉!
- 改变生死观,发现新道理!
- 原来,生命是我们交的智商税!
- 草原|督导慰问乌兰察布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支队长苏培民一行深入四子王旗交管大队就“草原飞行大会”进行安保部署并送上防暑降温用品
- 淋漓尽致的揭露:人究竟是什么?
- 破天荒揭示:生命与死亡都不存在!
- 贾冀豫~为草原恋合唱团发一帖
- 内蒙古|草原深处通了网 手机就能放牛羊
- 新边疆|【幸福花开新边疆】北疆风光无限好 草原儿女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