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许家印为何将恒大总部搬到深圳粤海街道?
本文插图
2020年第1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40年前 , 深圳以经济特区的身份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新探索 ,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
引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粤海街道是观察深圳特区40年的一个窗口 。 从深圳加工到深圳制造再到深圳创新 , 这是中国最开放的城市探索40年的产业转型升级史 。
作为未来深圳的缩影 , 粤海街道无疑具有样本意义 。
《中国经济周刊》推出纪念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系列报道 , 此为第四篇 。
《中国经济周刊》 采访人员 邓雅蔓 | 深圳报道
8月中旬的深圳南山区 , 立秋已过 , 但天气依旧炎热 。 往往一阵微风吹拂过这片热土 , 湿润感就扑面而来 。
围绕在这片土地上的资本流动和企业成长似乎也从未退温过 。
1990年1月4日 , 深圳南头管理区和蛇口管理局合并 , 南山区就此诞生 。
30年后 , 这里已成为中国本土世界500强企业最集聚的区域 , 上市公司数量达174家 , GDP突破6000亿元 。 中国几乎所有的核心互联网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 , 越来越多的外资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总部 , 以及新兴产业的科创企业 , 都选择坐落在这里 。
除腾讯、华为、招商银行等本就在深圳诞生的老牌企业外 , 更多企业是近10年间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进入这片土地的 , 包括恒大、小米、阿里巴巴、微软、ARM等 。
2012年 , 深圳市首次发布《深圳市鼓励总部企业发展暂行办法》 , 明确新设立的或由原注册地迁入的企业 , 只要符合一定条件经认定为总部企业 , 便直接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的经济鼓励 。
2016年 , 深圳将“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写入“十三五”规划中 , 并安排大型央企总部股权合作资金100亿元 。
截至目前 , 在南山区运营的500强企业总部(包括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超过100家 。
它们为什么选择落地深圳?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深圳的政府工作人员如何从中“搭桥牵线”?深圳的总部经济又是怎样炼成的……
本文插图
【中国经济周刊|许家印为何将恒大总部搬到深圳粤海街道?】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采访人员 肖翊 | 摄
全球第一大房企“入深”记
在深圳南山区招商引资史上 , 全球第一大房地产公司——恒大总部的“举家搬迁”是绕不开的一笔 。
1997年 , 恒大在广州市成立 , 此后20年间逐步发展为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第一大房地产企业(2017年排名) 。 2017年 , 在广州已安营20年的恒大却搬到了深圳 , 这次搬家的主体为恒大集团总部、恒大地产集团和恒大金融集团 , 几乎是所有家底 。
其实恒大创始人许家印与深圳之间的缘分要早于恒大创立前 。 1992年 , 许家印前往深圳找工作 , 最终被深圳公司分配到广州开辟新市场 , 与深圳擦肩而过 。
随着恒大地产业务在全国拓展 , 深圳也被纳入版图 。 2015年 , 恒大的合约销售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 。 在2016年3月底举办的年度业绩报告会上 , 许家印表示 , 恒大在深圳有20个项目 , 土地储备接近1200万平方米 。 按当时的售价初步估算 , 销售额会达到3700亿元 。 深圳在恒大版图上的发展“后劲”可见一斑 。
“为了把总部落地在深圳 , 恒大下了很大的决心 。 ”据深圳市南山区工信局(与商务局、金融工作局“三个部门一套人马” , 区级不分三部门)投资促进中心工作人员回忆 , 首先 , 许家印自己就安家在了深圳 , 稍微打了一个“前战” 。 然后在2015年左右 , 恒大开始与南山区政府陆续对接和布局一些产业 , 包括地产和金融等 。
推荐阅读
- 中国经济网微信公众号|从月亏7亿元,到盈利5.5亿元!这家钢铁巨头“涅槃重生”了!
- 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全球CFO看好中国经济多于美国,历史首次
- 新华社|国际评级机构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预计明年将增7%
- 新周刊|夏天快要过去了,只有你还没找到工作 | 招聘
- 犀牛|为什么说房地产是中国经济最大灰犀牛?
- 中国经济周刊|价格战风起云涌 快递电商件降价3成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要有多少存款才敢裸辞?“职场人裸辞现状报告”揭示真相
- |深圳最有钱的男人:15年财富翻了223倍,身价超过2个许家印
- 中国经济周刊|一年能差十几倍!基金业绩分化明显 专家:选基金就像找对象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这四个楼市较热城市新政满月,调控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