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以协议:巴勒斯坦建国梦的棺材板上又多了个钉子( 二 )

阿以协议:巴勒斯坦建国梦的棺材板上又多了个钉子
Saja家房顶的耶路撒冷景色 / 世界说这也许跟Saja的家世有关 。 她的曾祖父是奥斯曼帝国时期耶路撒冷著名大法官 , 属于当时标准权贵阶层 , 现在一家人还生活在能俯瞰整个耶路撒冷老城的奥斯曼时期的房子里 。 也因为曾祖父的特殊地位 , 四次中东战争都没有打到她家门口来 。然而理想归理想 , 现实中Saja的家位于以色列占领的领土上 , 早已失去奥斯曼帝国的荫蔽 。 她敏锐地看到 , 阿以关系正常化虽然以以色列停止吞并东耶路撒冷领土为前提 , 内塔尼亚胡这么做只是为了和海湾国家交朋友 , 最终是不会停止吞并巴勒斯坦的 。生存意味着妥协事实上 , 1967年六日战争以色列占领东耶路撒冷后 , 警力、司法、市政系统就全面铺开 , 直至今日已经根深蒂固 。 像Saja这样世代生活在东耶路撒冷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 , 想要继续在这里生存下去 , 就意味着妥协 。现在Saja在耶路撒冷一所以色列顶级大学读医药学 , 为了更好的获得教育和就业资源 , 她像很多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一样 , 开始学习希伯来语 。语言课上的犹太复国主义内容 , 却折磨着Saja的心灵 。 课上老师宣称以色列没有杀害任何巴勒斯坦人或是逼迫任何人离开家园 , 是“巴勒斯坦人看犹太人来了 , 主动把土地让了出去” 。 Saja回忆自己“当时就在课上哭了 , 一路哭着回到了家” 。Saja的希伯来语课堂上 , 有20多位阿拉伯学生 , 大家看着彼此 , 没有任何人敢出声 , “大家都怕触及敏感话题 , 导致自己被赶出校园 。 ”明知希伯来语课上会有不愉快发生 , 很多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还是下决心啃下这门语言 , 原因也很明显:为了找工作 。 拿Saja学的生物医药来说 , 在阿拉伯人为主要人口的东耶路撒冷 , 只有两家医院招收说阿拉伯语的毕业生 , 为了拓宽就业面 , 她就要跨过希伯来语这个门槛 。当然 , 学习希语让Saja对以色列产生了些积极看法 , 改变了她对犹太人和犹太文化的刻板印象 。 以前她在老城里看到犹太人 , 就觉得他们要买她家房子 。 现在她觉得犹太人很多元 , “不全是来抢地盘的” 。但加沙地带跟约旦河西岸相比 , 则是另一个世界 。西岸人可以来以色列打工赚犹太富人的钱 , 再回到低物价的西岸花 , 日子过得舒舒服服 , 加沙人不仅不能在以色列打工 , 还面临重重封锁 。 西岸没有任何自然资源 , 水和电还要靠以色列供给 , 加沙倒是有海岸天然气和饮用水 , 以及伊朗地区代理人的资金扶持 , 不过因为常年跟以色列冲突 , 经济凋敝 , 连饮水净化系统都没有 , 所以当阿以和平协议的消息传来 , 身边那些在约旦河西岸、东耶路撒冷附近生活的巴人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佛系态度时 , 加沙的巴人及与他们来往的阿拉伯人则激进得多 。约旦女医生Salma致力于以医疗资源援助巴勒斯坦 , 也因此和医疗物资匮乏的加沙有着密切的联系 。 她希望看到哈马斯武装毁灭以色列 ,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 在她眼里 , 加沙巴勒斯坦人发动对以色列的暴力抗争 , 不是出于英雄主义情节 , 而是别无他途:“他们知道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死 , 即使不是死在炮火中 , 日常生活的困苦也在慢慢杀死他们 。 ”然而 , 与加沙相比 , 位于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无论从人数还是政治上 , 都更能代表巴勒斯坦的主流 。最近几十年来 , 面对以色列对领土的蚕食 , 巴人已经意识到建国梦渐去渐远 , 平时在拉马拉、伯利恒西岸城市和当地巴人聊天 , 大家已经很少再提巴勒斯坦建国了 。 这次阿以协议 , 更像是在建国梦的棺材板上多加了一个钉子 。阿以协议:巴勒斯坦建国梦的棺材板上又多了个钉子
耶路撒冷老城中的巴勒斯坦人 / 世界说然而 , 这并不意味着巴勒斯坦人愿意抛下一切举手投降 。 在巴勒斯坦人眼里 , 比起民族、宗教和国家 , 他们更倾向于地理认同 , 也就是对巴勒斯坦土地的认同 , 他们从祖辈开始生活的土地叫巴勒斯坦 , 家也叫巴勒斯坦 。出身名门的Saja本可以轻易获得以色列国籍 , 并因此取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 她已经迈过了学希伯来语学习的坎 , 但却始终不愿迈过入籍这道坎 。“他们让我发誓 , 承认以色列主权的合法性 , 承认以色列是我的家园 , 这对我来说太难了 。 ”Saja捂着胸口说 。 “除非有一天 , 他们告诉我 , 没有以色列国籍就要离开耶路撒冷 , 我才会考虑入籍 。 因为这里是巴勒斯坦 , 我的家 。 ” (文/信叉 责编/权文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