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凝视衰老和死亡( 二 )

我们如何凝视衰老和死亡
玛丽·麦卡锡(Mary McCarthy) , 1912-1989不论是《朋友之间》 , 还是《精神生活》 , 交流与友谊都以超越死亡的方式跨越了衰老 , 即便老年生活有诸多身体及精神上的痛苦 , 她们书信中的重要话题依然是“告诉我你最近在读什么书讲什么课” 。 我们如何凝视衰老和死亡
阿伦特与麦卡锡死亡将至 , 为何追悔?何为幸福?人类的历史著作中 , 可能没有什么比三部自传式的《忏悔录》更能回答这个问题 , 他们分别来自奥古斯丁、卢梭和托尔斯泰 。其实 , 古罗马神学家奥古斯丁的《忏悔录》 , 写于盛年时期 , 却在相当深刻地拷问生命 , 探寻真理 , 即使抛开当时的宗教背景 , 在这位先哲与“主”的对话中 , 也能感受到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 无休无止 。奥古斯丁的难能可贵 , 是未对生活中的任何“平常”习以为常 , 写作《忏悔录》时 , 他才三十岁出头 , 却带着“人生是悲惨的 , 死亡是无从預測的;突然来抓我 , 我怎能安然而去”这样的问题终日思索 , 在生命力最为旺盛的青年时代 , 他对信仰的发问充满了紧迫感 , 清晰地意识到“我拖延着不去归向天主 , 我一天一天推迟下去不想生活在你(天主)怀中 , 但并不能推迟每天在我身上的死亡” 。 我们如何凝视衰老和死亡
《忏悔录》 , [古罗马]奥古斯丁/著 周士良/译 , 商务印书馆 , 1963年7月是的 , 每一天 , 死亡都在我们身上发生 , 人多少都想知道 , 如何过完这一生才有意义 , 才能不追悔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 , 也在年过半百时 , 以另一本《忏悔录》记录了关于生死之思的迷惑 。 无疑 , 亲历过战争的托尔斯泰配有勇者的勋章 , 但同样因不解“人为何要活着”而忧郁 , 终日思考人的生命是否具有超越死亡从而永恒的意义 , 甚至想要在五十岁时自杀 。 可以说 , 在这个问题上 , 他通过写作完成了自我救赎 , 带着对劳动人民的敬意与同情 , 对信仰的坚定 , 《忏悔录》之后 , 晚年托尔斯泰用了十年时间 , 完成了长篇小说《复活》 。 我们如何凝视衰老和死亡
《忏悔录》 , [俄]列夫·托尔斯泰/著 崔建华/译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2015年6月关于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 , 不能说奥古斯丁和托尔斯泰就给了我们答案 , 但他们思考的过程 , 两本《忏悔录》中所袒露的痛苦与迷茫 , 至少让每个时代有相同问题的人 , 发觉自己并不孤独 。如果说此二位是对生死意义的深刻思考 , 卢梭在18世纪的《忏悔录》则是真正地对自己生活的剖析忏悔 , 他的经历 , 他的行为 , 他作为人“活着”时从经验到精神的一切 。卢梭在《忏悔录》中坦诚回顾了自己追悔之事 , 包括对自己孩子的遗弃 , 这本书的诚实 , 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晚年生活 , 成为人们攻击他“不是个好人”的谈资 。 但这并非他最后的遗作 , 卢梭在世的最后两年 , 留下了一本充满诗意而又极度真诚的书 , 或许能回答不少人关于生命与死亡的疑问 ,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 在这本书中 , 还收入了《日内瓦公民让-雅克·卢梭的遗嘱》 , 以及他留下的《享受人生的方法及其他》 。 我们如何凝视衰老和死亡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 [法]卢梭/著 李平沤/译 , 商务印书馆 , 2012年6月因写作《爱弥儿》《忏悔录》所带来的禁言 , 卢梭晚年可谓声名狼藉 , 遭到当时社会诸多不公正待遇 , 他无法再自由发言和讲学 , 只好转而与自己进行对话 , 声称“我要把我一生最后的时光用来研究我自己” 。 年过六旬的卢梭 , 在青年时期曾为实现胸中抱负而奋勇 , 并凭借学识跻身上流社会 , 却在晚年感慨 , “这么晚而又这么痛苦”而获得的知识 , “对我有什么用处呢?” 此时卢梭以为他人抄写乐谱为生 , 他喜欢这份单纯的工作 , 再度醉心于植物学 , 研究地上生长的各种植物 。有意思的是 , 在另外二人的《忏悔录》中 , 奥古斯丁多次对自己已有的学识不断质疑 , 而托尔斯泰也认为自己“看到了科学以自以为是和严肃的姿态宣告的一切结论与人类生活中真正重要的问题毫无关系” 。关于知识的反思 , 卢梭在识破“知识的虚妄”后 , 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只有耐心、温情、听天由命的态度、正直和公正才是一个人自身可以不断充实的财富 , 是任何别人都抢夺不走的 , 甚至死亡也不会使它失去其价值 , 我要把我的晚年全都用来进行这一唯一有用的探索 。 ”我们如何凝视衰老和死亡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 1712-1778卢梭66岁因病离世 , 在他看来 , 老年人在生命结束的时候才发现“一切辛劳都是白费劲” , 从“种种经营”到“财产”、“工作成果“ , 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 都得舍弃 , “死时一样也带不走” , 与曹雪芹笔下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异曲同工 。卢梭在《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中认真书写了自己对于过去部分行为的悔恨与惭愧 , 也认真感受了 , 何为这一生的幸福——与许多人强调“幸福的瞬间”不同 , 卢梭对幸福的理解 , “不是令人迷醉和牵动感情的短暂时刻” , 而是一种平平常常的持久状态——“它本身没有任何令人激动的地方 , 但它持续的时间愈长 , 便愈令人陶醉 , 从而使人达到完美的幸福的境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