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孤军的悲壮背后,是中国作为弱国的何等悲凉

淞沪会战八百孤军的悲壮背后 , 是当时中国作为弱国的何等悲凉电影《八佰》上映在即 , 国人将在银幕上 , 重温83年前“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悲壮故事 。但是 , 你可知道 , “八百壮士”悲壮故事的背后 , 是当时中国作为一个弱国的何等的悲凉?文 | 关山远编辑 | 蒲海燕 瞭望智库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 , 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 , 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一场“奇特”的战斗人们有理由对《八佰》这部电影充满期待 , 历史上的八百壮士 , 就上演了一部悲壮的真实大片:八百孤军的悲壮背后,是中国作为弱国的何等悲凉
淞沪会战期间 , 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日寇 。一支中国孤军 , 在日军围困中以寡敌众、死守不退 , 日军一波一波的疯狂进攻 , 都被勇士们击退 。 当日军抵近企图爆破守军所在大楼时 , 一位身上绑满手榴弹的中国士兵 , 毅然从楼上跳下 , 与敌人同归于尽 。15岁的中国姑娘杨慧敏 , 身缠一面青天白日旗 , 潜入中国守军的阵地 , 中国军人临时找到两根竹竿作为旗杆 , 将旗升起 , 正值黎明时分 , 曙色微茫中 , 军人们肃立敬礼 , 没有音乐 , 只有一两声冷枪 , 外面是即将发动新一轮进攻的敌人 。……这些皆是1937年惨烈的淞沪会战中之细节 。 历史细节 , 唯有放在历史中观察 , 才能让人更加真实地理解历史及历史细节 。八百壮士孤军坚守 , 象征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 。当时的背景是:淞沪会战后期 , 中国军队不敌日军海陆空一体的凌厉攻势 。 10月26日 , 大场失守 , 上海战局急转直下 , 中国军队侧背受到严重威胁 , 为防止被日军围歼 , 决定放弃现有阵地 , 全面向苏州河南岸转移 。 但是 , 当时蒋介石决定留一支中国军队在苏州河北岸坚守 , 最终选择了毗邻苏州河的四行仓库 。 八百孤军的悲壮背后,是中国作为弱国的何等悲凉
2020年8月15日 , 位于上海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四行仓库是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6层大厦 , 1935年峻工 , 为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 。 原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联合仓库 , 与租界隔一条苏州河相望 , 旁边有一座混凝土桥(1942年加固拓宽后改称为“西藏路桥” , 沿用至今)连接租界 。选择此地作为中国军队在苏州河北最后一块阵地 , 是非常合适的:四行仓库背靠苏州河 , 日军只能围困三面(杨慧敏送完旗帜后从苏州河游回租界) , 而且与租界只隔一条狭窄的苏州河 。 在租界一侧 , 还立着一排大煤气罐 , 为避免炮火落入租界 , 日军不敢动用重炮攻击和飞机轰炸 。 仓库先前作为中国第88师师部 , 贮存了大量食物、救护用品及弹药 , 是一个适合坚守的堡垒 。 在4天4夜的战斗中 , 日军横尸200余具 , 中国守军仅伤亡37人 。后人看来 , 这是一场“奇特”的战斗:在中国上海 , 苏州河北 , 只有一支中国军队在日军三面围攻下死战不退 , 而一河之隔的租界 , 在中国的地盘上却不属于中国管辖的租界 , 上海市民围观战斗 , 为中国军人助威 。 史载当时“观者如堵 , 靡不赞叹” 。八百壮士 , 实则只有452人 , 一个营 , 他们来自第88师 , 由524团团副谢晋元率领 。史料记载 , 大场失守当天 , 中国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打电话给88师师长孙元良 , 让他率领全师留在闸北、死守上海市区 , 但孙元良一口拒绝了 , 理由是经过两月苦战 , 部队已无力再战 , 何况是以孤军留守作战 , 会遭受敌人任意屠杀 。 于是 , 留下1个师的计划 , 缩水为1个团 , 孙元良仍然拒绝 , 最后勉强留下了1个营 。在日军已经占领的苏州河以北区域留下1个营坚守 , 已无太大军事价值 。 在蒋介石眼中 , 这支孤军的意义是:让外国人看看 , 我们还是有部队坚守在上海市区的 。蒋介石满心希望:国联大会11月3日就要在布鲁塞尔开幕了 , 这个会议 , 一定要做出制裁日本的决定啊……2一场“心存幻想”的战斗“通过将战争引到上海 , 蒋介石迫使世界关注此事 。 对世界而言 , 中日两国在华北的磕磕碰碰可以被视作是在‘偏远地区’的小打小闹 , 因为那里距离上海的租界很远 , 并没有引起外国势力重视并赢得支持 。 蒋在日记中写道 , 他希望‘使各国怒敌 , 作经济制裁……并促使英、美允俄参战 。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在《中国 , 被遗忘的盟友》一书中如是写道 。的确 , 蒋介石的逻辑是:你们西方列强在上海有巨大的利益 , 现在日本人打过来了 , 你们还不赶紧干涉?1937年9月22日 , 淞沪会战正打得难解难分之际 , 蒋介石在南京就即将召开的国联大会回答《巴黎晚报》采访人员提问时 , 说过如此一段话:“若列国仍又不采取及时措施 , 遏制日本之侵略 , 则不但各国对中国原有之贸易为之消减 , 即各国在东亚之领土 , 亦必受严重之威胁 。 故对日制裁 , 非所以独助中国 , 亦所以保护国联会员国及相关非会员国本身之利益 。 本人深信各国远大眼光之政治家 , 必当有见及此 , 遵照会章制裁日本 , 以尽其义务矣 。 ”一个弱国的悲剧 , 就是幻想自己陷入危难时强国会“尽义务”出手援助 。蒋介石把希望寄托于国联出面主持公道 , 也确实健忘——就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 日本人占了东北 , 中国向国际申诉 , 国联派出了调查组 , 也就走了个过场 , 日本人还不满意 , 退出了国联 。 当时驻国联的中国代表顾维钧向各国代表逐个求援时 , 得到的回答 , 让他颇为难堪:“你们自己都不抵抗 , 怎么能期望别人替你对付日本?”当淞沪会战局势日渐对己不利后 , 蒋介石的选择是:要坚持跟日本人打下去 , 哪怕是象征性地打 , 也要坚持到国联大会召开 , 由国联出面干涉、调停 。这又是弱国的悲剧: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与坚决的战斗意志与强敌对抗 , 却幻想通过外交斡旋来达到目的 。《中国 , 被遗忘的盟友》一书中评价淞沪会战时说:“这场战争的爆发将英国的冷漠暴露在大众目光之下 。 ”时任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伊登接到的英国驻华外交官的建议是:“我们不应该插手干预此事 , 因为这对保护我们在远东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有害无利……”国联大会11月3日如期在布鲁塞尔召开了 。 会上 , 中国代表顾维钧要求与会国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 , 停止提供贷款和军需物资 , 并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 。 但与会各国出于各自的战略考虑和利害关系 , 除发表泛泛的谴责之词外 , 谁都不愿率先制裁日本 。会前 , 控制会议的英、美两国商定 , 凡有损于对日关系的任何提议 , 他们一概不提 。 苏联代表支持中国政府的上述建议 , 但又不愿单独卷入冲突 。经过3个星期的空谈 , 11月24日会议通过了《九国公约会议报告书》 , 会议拒绝了中国政府关于制裁日本的正义要求 , 强调九国公约和平原则的有效性、必要性和普遍适用性 , 要求中日停止敌对行动 , 采取和平程序 。这份报告书 , 形同一张废纸 。 而这份报告书出炉之时 , 淞沪会战已经结束 , 日军兵锋 , 直指瑟瑟寒风中的南京 。心存幻想 , 又怎能坚决斗争?史料记载 , 在淞沪会战中 , 蒋介石有多处错误的决策 。 该坚决进攻的时候突然叫停 , 该紧急撤退的时候 , 又突然让部队再坚持几天 。 他的错误判断 , 皆基于西方国家干涉日本的幻想 。比如 , 会战初期 , 中国军队尚占优势 , 正开始全线攻击后 , 蒋介石获悉英、美、法三国政府向日本政府提出建议——将上海设为中立区、中日两军同时撤出上海 , 于是下令停止攻击 。 哪能想到 , 日本政府根本不睬 , 援军如潮水般涌至上海 。又如 , 会战后期 , 中国军队牺牲过于惨烈 , 将领纷纷要求撤出上海战场 , 蒋介石同意了 。 但后撤的命令刚刚传至各部队 , 蒋介石的另一命令又来了:停止后撤 , 原地坚持10天以上 。 蒋介石的用意是:国联大会马上要开了 , 你们再坚持一下 , 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 但在关键时刻 , 前后矛盾的命令 , 会给部队造成多大的混乱?时任中国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回忆说 , 在松江的一次高级军官会议上 , 绝大多数人都同意撤离战场 , 将部队撤到苏嘉、吴福国防要塞 , “此时蒋夫人突然从上海来到 , 我还记得她穿着毛皮大衣 , 她宣称我们若能守住上海——我记得她说10多天——中国将赢得国际同情 , 国际联盟将帮助我们抑阻日本侵略 , 谈到国际援助 , 与会者只有少数人同意她的观点 , 蒋先生说:上海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坚守 。 ”张发奎在回忆录中叹息道:“蒋先生犯了一个重大的战略错误 , 蒋夫人的愿望被证实是一种错觉 , 她太天真了 , 蒋先生怎能听从妇人之言去指挥一场百万人的大战役呀!”3一场“部署不当”的战斗八百壮士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 是历时3个月之淞沪会战的尾声 。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 , 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 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 , 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 , 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87师、88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 , 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史学界已有一致意见:淞沪会战 , 是中国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 , 以利于长期作战 , 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最早指挥会战的第9集团军司令张治中回忆说 , 中国对付日敌 , 分作3个时期:第一种他打我 , 我不还手 , 如“九一八”;第二种他打我 , 我才还手 , 如长城抗战;第三种我判断他打我 , 我就先打他 , 这叫作先发制人 , 又叫先下手为强 , 淞沪会战即是第三种 。遗憾的是 , 会战初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军队 , 却无法实现战略目标:将盘踞上海的日军“赶下海去” 。1937年8月13日战斗打响时 , 中国军队占了绝对优势 , 除2个精锐师外 , 还有2个装备德国火炮的重炮团 , 即炮兵第10团(150毫米榴弹炮)和炮兵第14团(150毫米榴弹炮) , 加上坦克、空军助战 , 按理应具有压倒性优势 。 其时日军在上海的部队仅海军陆战队3000多人 , 紧急从日本商团中动员退役军人 , 合计也不过4000人 , 重武器也不足 。中国军人憋足了劲 , 战斗意志旺盛 , 但因装备低劣、火力不够威猛 , 面对日军钢筋混凝土筑造的坚固工事 , 一筹莫展 。 时任左翼军总司令的陈诚战后叹息:“以5师之众 , 对数千敌陆战队实行攻击 , 竟未能奏效 , 实在是当时部署种种不当的缘故 。 ”陈诚所言部署不当 , 是多方面的 。 张治中在回忆录中写道:“上海之未能一次总占领 , 统帅部失机于先 , 三次叫我停止攻击 。 后来大战展开 , 除陆军外 , 又没有配合有力的空军……因为缺乏空军和炮兵的配合 , 以致未能达到占领全沪的目的 。 ”中方先机既失 , 渐渐转为防御 。 此后双方不断增兵 , 终成百万人的大血战 。 淞沪会战最终以中国军队失败告终 。 后人评价:此役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呓 , 彰显了中国人面对强敌血战到底的信念 , 形成了全国团结一致抵抗侵略的局面 。 《中国 , 被遗忘的盟友》一书评价桂军、川军等地方军阀部队积极参战时说:“在相对和平时期让蒋介石大感头疼的国家统一进程 , 反而在战争时期聚沙成塔地得到了加强 。 ”在淞沪会战中 , 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蒋介石耗费心血训练的20个德械师全部葬送在黄浦江畔 , 中国雏形的空军也折损了大半战机 , 海军舰只几乎全部自沉封锁长江航道 , 抗战初期库存的弹药装备全部耗用在淞沪之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