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包商银行的破产,资不抵债

转载请注明出处:公众号 人话解味经济写在前面 。 时局波谲 , 忠言逆耳 , 说话必须小心翼翼拿捏分寸 。 人云亦云的文字没人喜欢看 , 但稍有棱角要么待字闺中嫁不出去 , 要么秋后算账人去楼空巢也倾 , 何其难也!笔者的文章不考虑不劳而获者感受 , 只飨愿意睁眼看真相的小众铁粉 。开始正文 。 8月6日包商银行宣布破产 , 成为共和国金融史上一个里程碑式事件 。 金身猝然坍塌 , 金粉遮饰下腐朽破败的木雕泥塑一览无余 , 该换个眼光看银行了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 , 截至二季度末 , 银行实现净利润1万亿元 , 同比↓9.4% , 不良贷款余额2.74万亿 , 较上季末↑1243亿 , 不良贷款率1.94% , 较上季末↑0.03%;拨备覆盖率182.4% , 较上季末↓0.80%;资本充足率14.21% , 较上季末↓0.31% 。经济下行 , 金融泡沫风险高企 , 官方数字自带维稳属性 , 但趋势却无一例外走差 。另一组数据 。 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240亿 , 首次突破了万亿大关!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从一季度末的6831亿↑至7365亿 , 不良贷款率从4.09%↑至4.22% , 反观拨备覆盖率这个安全指标却从一季度末的121.76%↓至118.14% , 为所有类别银行中最低 。 数据信号清晰 , 爆雷将从最虚弱的农商行和城商行开始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 如果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体制下的中Y看作是一个人的头脑 , 那么地方政府就是支撑头脑的下半身 , 而国企和银行则是左膀右臂 。 道理很简单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国企和银行一个垄断着国民经济 , 一个把持着金融命脉 。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 , 从货币发行到流通到每个人腰包里 , 都在金融系统内循环 。 健康发达的金融体系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促进资源转化为财富 , 而一旦金融系统栓塞 , 所有社会部门都将因缺血而干瘪 , 新冠疫情下全球央行放水正是为此 。但靠央行放水支撑的经济注定无法持久 , 因为超出实际财富的部分只是金融泡沫 , 而泡沫迟早是要破裂的 , 譬如已经破裂的日本楼市泡沫、美国的楼市和股市泡沫 , 津巴布韦、委内瑞拉、伊朗货币泡沫 , 已经摇摇欲坠的□国楼市泡沫……为什么有些国家一边强调脱实入虚 , 一边死也不肯戳破楼市泡沫 , 就怕引爆金融泡沫哇 。包商银行的破产为泡沫经济敲响了S钟 , 而失去银行输血的行业泡沫将更快破裂 , 无论企业or个人 , 银行资产的安全正在受到打破刚性兑付带来的血本无归威胁 。有人说 , 包商银行破产不是新鲜事 , 早在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就早已破产了呀 。 说这话的一定是半瓶晃的门外汉 , 海南发展银行走的是行政清理程序 , 即使22年后的今天 , 海发行仍处于‘行政清理’状态 , 类比戴套不算QJ , 倒闭≠破产 。包商银行破产却是实实在在资不抵债 , 银行的血已经被吸干了 。我们只关注浮出水面、允许拍摄的冰山 。 国内商业银行是如何从浑身掉渣的乡下土妞秒变为亭亭玉立的全球500强御姐的?此前小圈子里已经掰开揉碎剖析过 , 而进入21世纪以来 , 除了国人根深蒂固的低息存款习惯 , 实体制造业不断输血 , 真正将银行送上王座的其实是2003年来不断上涨的房价支撑下的房贷高收益率 。一部和着血泪的财富转移史……2018年贸易战以来 , 房地产却在失去财富支撑 。当越来越多的贵者、富者涌向一二线热点头部城市 , 包头、鹤岗、玉门……这些人口和财富大量流失的普通三四五线城市 , 房价还靠什么支撑?银行靠什么支撑?见一叶知秋 , 被大城市圈边缘化的散落孤城 , 银行将伴楼市一起迎来自己的宿命 。标普在7月份发布了一篇报告 , 关于亚太地区的信用展望是——到2021年底的2年中 , 亚太银行系统的信贷损失将达1.266万亿美元 , 其中中国在亚太信贷规模中占了1/2 , 中国在亚太地区信贷亏损的占比超过3/4 , 换算下近1万亿美元 , 叠加还要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人民币 。 可想而知 , 银行业接下来的日子……秋江水冷鸭先知 。 如此冰凉骨感的形势下 , 官媒自然要出面带一带节奏 , 但那些看清了形势的鸭子 , 如何肯信‘目前没有降薪计划安排’这类维稳预期的讯号呢?三春去后诸芳尽 , 各自须寻各自门 , 那些端着金融饭碗的中下层人士该做打算了 。当然 , 金融系统巨大亏空的背后是令人触目惊心的腐败 , 譬如那位10年贪了18亿的赖先生 , 想想一位可以买下整个小区、远超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豢养了100多个情人、整栋小区孩子都喊‘爸爸’的人 , 他只是副部级……你害怕了吗?最后看下金融系统兴衰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 。 数据显示 , 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我国金融资产总量超过80% , 绝对的举足轻重地位意味着银行绝对不能倒 。 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 , 也没有道理 。 道理在于 , 像国字号的工农中建(包括国家队控股的交行、邮储)绝对是大而不能倒的存在 。 那为什么同时说没有道理呢?根据央行金融稳定局上半年末披露的数据 , 目前全国中小银行共4005家 , 资产规模近80万亿 , 占整个银行业体量约25% , 其中有605家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已低于10.5%的最低监管标准 , 有532家风险比较高 , 主要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道理就在于 , 央行手大捂不过天!救助一个小小的包头商业银行就已经力不从心 , 虽然最终托底了个人存款和中小机构债权 , 但大额机构债权人却不得不承受10%损失 , 央行承认如果没有公共资金托底 , 债权人的受偿率会低于60% 。 下一个呢?7月31日 , 央行宣布将原定于2020年底结束的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1年至2021年底 , 充满了无奈……但这却为和农商行、城商行这类地方中小银行甚至股份制商业银行打交道的个人和企业敲响了警钟 , 只剩1年时间了 , 尽快处置风险资产 。结语 。 鱼儿只看饵不看钩 , 而钓叟看到的却是鱼儿 。 无论中小银行的储蓄、理财、债券、股票……纸面收益看起来多么诱人 , 在这个山雨欲来的时代就不要碰了吧 。更多文章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阿甘解味』 , 小众铁粉深度交流请加 『小朋友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