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天刚亮,阳江农田里就传来“嗡嗡嗡嗡嗡嗡......”
8月11日凌晨4点多
天还没亮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阳东区红丰镇中心一小区
陈流淼和包宗远清点车上的
无人机、电池、发电机
检查配件,全部就位后
就出发到田里开展飞防作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两天前
他接到了种粮大户黄创礼的订单
给刚插下的120亩水稻喷洒除草剂
正是农忙时节,秧苗刚插播下去
需要在田地表面喷洒一层“药膜”
抑制杂草种子萌芽
请人不易——往年到了这个时节,就成了如黄创礼这样的种植大户普遍“头疼”的难题,也是他们扩大经营规模的主要阻滞之一。现在,陈流淼这样的职业化“飞手”越来越多,农用无人机作业队活跃在全市各处田间地头。
120亩的喷药作业
只不过是两个人、一台无人机
小半天的事情
“飞防”作业
一小时完成40亩水稻的喷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早上5点30分左右,
陈流淼和包宗远抵达埠场镇埠场村的农田时,
天开始蒙蒙亮。
载药箱提前灌好药剂,无人机在田边放置好后,陈流淼熟练地操作手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点,无人机旋翼迅速旋转,腾空而起后稳稳地飞向稻田,喷出的“药雾”均匀撒在禾苗中。
文章图片
陈流淼在操作无人机的时候,包宗远在一旁将农户购买的药剂和清水进行配兑,调成适合的浓度。飞机返航后,他负责加灌药剂,更换电池,给电池充电。
在飞防行业里,这种两人搭配组合,已成为惯例,陈流淼的角色叫“飞手”,包宗远则是“地勤”,有时角色也可互换。
文章图片
陈流淼认为,无人机的设计越来越智能化,操作并不复杂,如水稻作业,行业已有公认的标准。但要保证应对不同环境、不同作物,都能有好的作业效果,“飞手”还是要不断总结经验和交流学习。
一个合格的“飞手”,
不单要懂得无人机的操作,
对作物管理和药剂使用也要有所了解。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农用无人机正常飞行的时候,一分钟能喷洒一亩地。”
陈流淼说,在实际作业时,效率会受到一些限制,一块电池一箱药只能喷洒12亩。从他们目前的情况来看,每小时一般能作业40亩左右,遇到不规则不连片的田地,时间会长一些。
“飞手”生活
每逢农忙时节朝五晚九是常态
文章图片
两人完成作业,已经是上午10点多。他们就在大户的农房里稍作休息,中午吃过饭后,还要赶往阳西县儒洞镇,为另一个大户播撒谷种。
“气温超过35℃时,飞防药剂容易挥发,继续作业对人对植物都不好,所以必须赶在中午前完成。”陈流淼告诉采访人员,到了夏季,飞防作业只能起早贪黑,中午休息或者赶路。
此外,无人机作业电量消耗大,一车带着10组电池,一上午就消耗了,必须趁着中午抓紧充电。
文章图片
夏种以来,除了遇上下雨,陈流淼的团队没歇过一天,几乎每天都有农户给他们打来电话。团队一共5个人,他们出发前往埠场镇的同时,另外3个伙伴则去了双捷镇,为另一个大户的200亩田地喷洒农药。
“下午的作业,估计到晚上7点多结束,赶回家就是9点多了。”陈流淼说,无论是除草还是病虫害防治,都要及时作业,最好一天都不耽误。当天,他们接到的订单已经排满了一周,所以他们天黑赶路白天作业,这种“朝五晚九”的状态会维持一段时间。
陈流淼说,水稻目前是农用无人机应用最广的作物,春耕和夏种,是“飞手”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此外就是病虫害集中爆发的时候,去年全市多地发现草地贪夜蛾,他们也参与了作业,为了尽量在幼龄阶段控制住虫情,“飞手”们连夜作战。
年轻团队
成员都来自农村,看好行业前景
陈流淼出生于1992年,在团队里年龄最大。他原来从事快递行业,2017年,偶然在网上看到有人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此后萌生了成为“飞手”的想法。为了学习无人机的操作,他到外省一家植保企业当了半年的学徒。
去年回到阳江后,陈流淼购置了无人机和车辆,开始尝试给农民作业。之后,其他成员陆续加入,有些参加过市里的农用无人机培训,有些则是边干边学。“进入这个行业的基本是80后90后,大家都看好这个行业,干起活也很卖力。”陈流淼说。
推荐阅读
- 土耳其将再次军演 延长勘探船作业
- 保护|疫情期间学生近视增多,保护眼睛需要多一些“户外作业”
- 昌景黄|昌景黄高铁新进展!已启动箱梁架设作业
- 交通运输部:严格硝酸铵类物质港口作业源头管理
- 带电作业|带电作业“实战” 战出跨县协同新思路
- 防控|防控近视需要多一些“户外作业”
- Oclean|不仅仅是TikTok、华为,小家电也开始被国外大牌“抄作业”?
- 菜品|武汉这所中学流水作业分餐,按需分配减少浪费
- 爸爸让儿子每天户外玩2小时,才能写作业!网友酸了
- 你今天户外玩够2小时了吗?不达标别写作业了!